第4万6章:400万元租刊0号
作者:二怪      更新:2021-06-16 21:21      字数:1774
  自从有身体接触后,杨培安再也没有大呼小叫过苏菲,工作上不仅不给她难堪了,而且遇到一些苏菲不怎么会弄的事情,杨培安还会耐心地给她指点指点。 当然,在指点的小间隙,杨培安也总不忘夸夸苏菲今天的衣服好看啦明天的妆化的浓淡合适啦,而且没人的时候,也会趁机捏捏苏菲的这个摸摸苏菲的那儿,苏菲就总是骂他讨厌。
  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时不是隔着一层纸,而是隔着一层衣服,衣服剥了,身体神交了,一切都会莫名地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这两天,杨培安去了长安,和自己的大学学长兼老乡,那个《s省广播电视报》的雷社长去洽谈刊号租借的事情去了。
  《s省广播电视报》这几年生存状态基本是名存实亡,报社除过十几个有编制的人员整天坐班外,再没其他人员了,而且,这十几个人也不从事具体的报纸编排工作。
  那报社靠什么维持生存呢?
  原来,这几年随着纸媒大环境的一去不返,昔日辉煌已不在,《s省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少的可怜,眼看着就要到停刊关门的地步。 于是新上任的雷社长因为有经营头脑,经人牵线后,把报纸的刊号用周刊的形式分别租借给了7家文化公司,7家每年分别给广电报交60万元的刊号使用费,然后每家公司就可以用广电报的刊号每周出一期自己的周刊,而整个市场上,每周就有广电报的7个周刊在连续上市。
  这7家文化公司都是私人企业,他们根据自家公司的业务特点,分别做的是房产周刊、教育周刊、旅游周刊、餐饮周刊、人物周刊、生活周刊和消费周刊。
  按理说,广电报每年可以坐收420万的刊号租赁费,已经很不错了,十几个老员工什么不用做,只是象征性地审读下各家周刊的内容就成,而工资福利却好的流油。
  那为什么雷社长又有意要把刊号一揽子租给《柏林都市报》呢?
  这是因为,那7家文化公司这几年跟广电报合作以来,也经常性地问题不断。首先,跟7家分别合作,也就意味着广电报是一个一对多的业务管理局面,多头管理,增加了管理难度,不如一次性租借给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便捷,这样可以减少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再就是,那7家文化公司,企业效益和规模参差不齐,经营的周刊也市场反响一般,所以,有几家每年欠着广电报的租赁费总是迟迟结算不了,要账难的问题雷社长不想再继续下去了,所以有意终止这几个周刊的合约;最后就是,因为几家文化公司不是专业的媒体企业,利用周刊也不过是一种纯粹的赚钱工具,所以聘请的采编人员不专业,甚至很多采编人员都是外行,给报社也惹了几起版面上的政治事故,被上级主管部门点名批评了几次,雷社长担心再这样继续下去,刊号被叫停的可能性都会有。没了刊号,也就意味着广电报就没了摇钱树。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考虑,雷社长在跟几家文化公司的合同期届满之际,打算再重新物色新的合作对象。最后马志他们不知从哪听到了风声,就联系了过去。
  而杨培安上次跟马志说,这个雷社长是他大学的学长兼老乡,关系很不一般,就把这个联系刊号的事交给了杨培安。
  而柏林都市报为什么必须花大价租一个刊号呢?因为没有刊号,就意味着柏林都市报是一份黑报纸,办报行为和性质也就属于了非法办报。
  其实目前,因为国家对刊号的审批特别严格,几乎没有新批的可能,对于报刊刊号的管理基本上是只出不进,也就是,只有被撤销的,没有被新批准的。所以市场上这种租借刊号出报刊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租借刊号的形式,严格来说,也是不合法的,但只要报纸不出什么大问题,没人举报的话,省市地方的相关监管部门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一般也就没人管了。
  杨培安跟广电报的雷社长洽谈后,雷社长也非常给自己这个学弟的面子,虽然过去7家的租借费加起来高达420万元,但因为跟柏林都市报合作后,一是管理难度降低了,一对一,省事;二就是柏林都市报是专业的媒体公司在办报,而且背后有柏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所以,报纸的整体质量不会有问题,质量有把握,也就意味着不会给广电报惹事,刊号就不可能在合作期间被撤销。
  所以,最后雷社长给杨培安的价格是每年400万元整。
  经过马志同意后,柏林都市报文化传媒公司和s省广播电视报社正式签订了租借协议,租借期是一年一签,广电报的刊号从此由柏林都市报独家使用。
  但令马志没有想到的是,这400万的费用里,却暗藏着一个很大的猫腻在里面。这个猫腻,也许将不会被人知道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