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真是好理由
作者:一颗铜制豌豆      更新:2021-09-28 08:30      字数:2308
  :(),
  看着热情的众人,还有那一个劲地把包袱往自己怀里塞的里正儿子,薛琅静心中那是一阵感动啊!
  多么淳朴的村民呐!
  当然,她感动的不是村民们的热情,而是...
  他们竟然给自己找到了这么正当的理由。
  既然有如此充足的理由,她当然没有不收的道理。
  那就不客气地笑纳了。
  嗯,身上的行李又鼓了,感觉心里也踏实了一分。
  接过包袱,薛琅静便打算与他们挥手道别。
  “唐姑娘。”
  才刚走了两步,就又被叫住。
  “什么事?”
  “咱们想知道姑娘的全名,到时哪怕立不了碑,至少也能把姑娘的事迹记到村志里去,供后人敬仰呐。”
  他们只知道这位姑娘姓唐,但人家在自家村子里住了都半个月了,结果他问了一圈,愣是没人知道她的全名!
  做好事哪有不留名的。
  但是,里正发现,多么简单的问题呐,竟然又把唐姑娘给难住了!
  就见对方一脸纠结,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样子。
  说个名字而已,有这么难吗?姑娘你不会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吧?不会吧!
  里正心中忍不住吐槽。
  其实这也不能怪薛琅静。
  而是,她看得话本里写的,主角行走江湖都不用真名,所以别人问时她就说姓唐。
  再说她现在也算是唐家人,也不算乱掰。
  但是吧,她忘记想想自己究竟叫啥名了。
  难道告诉里正自己叫唐.琅静?
  这名字总觉得哪里不对...
  要不,叫唐静?
  不过想想,立碑或是记入村志啥的,有助于他们薛家提升威望,更容易立族呐。
  思及此,薛琅静干脆便如实告知了。
  “在下新温镇赵家村薛家薛琅静,为行走江湖方便,才匿名改姓,望各位见谅。”
  便见薛琅静双手抱拳,行了个江湖礼仪,随即又与众人挥手道别,“走了。”
  随后潇洒离去。
  嗯,既然说了真实身份,那排面绝对不能少。
  还真别说,她这样的穿着、如此的行径,还真颇有一股侠女之风。
  一时之间,众人还真把她当侠女了。
  如此一番解释,在村民们看来,自然是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嘛。
  话说回来,新温镇赵家村的薛家,而且还是不怕他们认错的薛家,那还有哪一家啊!不就是他们之前去做过工的薛家吗!
  这薛家,果然是好人家呐!
  等等,这薛家只有一个能力者吧?
  而且,薛家就是靠这个能力者的孙女起家的啊。
  所以这位给他们村子收割过半个月稻谷,给他们当谷客的‘唐姑娘’就是那位建立这庞大产业、且带领百来号能力者打猎的薛家真正的领头人?
  不待薛琅静走远,村人们便议论开了,原来自家村里竟然来了个这么厉害的人物!
  那里正则是陷入沉思,但很快便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眼薛琅静离开的方向,又转头对村民们喊道,“大家安静,听我说两句。”
  里正的威望何其之高,听他这么一喊,村民们便也安静了。
  “现在我认为,咱也别想讨论村志啥的了,直接立碑,而且还得立的好些,把薛姑娘的事迹好好写清楚、宣传开,就立在这里,立在这村口,让来往路过的人都能看到,看到咱们刘家村和薛家的关系,看到...”
  不管里正是如何慷慨激昂地鼓动村民们,薛琅静是看不到了,她继续背着自己的行李朝既定的目标出发。
  林楚只告诉她去往武平城,但并未给她规划出路线,只让她自己走。
  她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便打算直走。
  其实,不管是她所在的丰庆县,还是那武平城,都背靠东神野林,她只要沿着野林的外围一路走过去就准没错。
  但是吧,这么一路绕过去,所走的路程几乎是直走的两倍还多,为了早些到达武平城,她经过一番思量还是决定直走。
  离开刘家村,薛琅静又进入了下一个征程,而薛家同样也是。
  十月份便是本季番薯收获,以及下季番薯扦插的季节,薛家就又要为番薯地忙碌起来了。
  约十五万亩番薯地,并且需要在十来日内完成收获和扦插,所需人工量实在是庞大。
  他们粗略地算了算,单挖番薯,两位劳力一日也只能挖一亩,同时还要将大量番薯藤与番薯挑回去,这也是个大工程。
  就算只考虑挖番薯这一项,便需要三十万人次的人工。
  而种植一亩番薯地,就算合理安排人手,怎么也得要一位劳力吧!这便又需要至少十五万人次人工。
  两者一合计,就算十日内完成,也至少需要四万五的劳力,再加上得将收成挑回去,以及在种植之后几日内还要频繁的浇水,所需劳力必然不能少于六万。
  当然,对于劳力,自然是多多益善。
  那薛家现有的劳力有多少呢?
  与薛家签了五年约的所有由流民而来的长工,折算成劳力约一万四,据亭长私下里与薛家估算的,这怕是把整个丰庆县绝大部分的流民都给招来了。
  当然,薛家自己在长工中摸了个底,其中约有两千劳力是外边儿进来的。
  折算出的劳力有这么多,那实际人数有多少呢?
  约两万八千人。
  要知道,作为人口大县,整个丰庆县在籍的百姓人数才二十四万,而本地流民却有两万四千之多。
  接近一成的百姓主动或是被迫放弃田地成为无家可依的流民,而且还是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这便是题外话,此处暂且不表。
  几乎有整个新温镇人口一半之多的人,如今全都住在那围绕着山林所建的棚子里。
  别的不说,要建能住得下这么多人的棚子,所需的土地也不是个小数目。
  且在农忙时,薛家招收的大量劳力也得住在这,可想而知,要搭建能住这么多人的棚子,所需的金额有多大。
  江芊月提前从郑家换来的定金,大部分都耗在搭建这些棚子和买地上了。
  幸好自家不缺木材,不然耗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