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狗官头头的弟弟
作者:殷小九      更新:2021-09-28 09:16      字数:2290
  :(),
  他转过头,面色温和了些许,冲兴旺摆摆手,“你来说。”
  从方才开始,眼前的怪事就一桩跟着一桩,身边人口中说出来的话也一句赛过一句惊人。
  这可怜的少年七拼八凑,得出了一个令他震惊不已的真相。
  清风朗月心底良善的公子原是镇南王殿下,也就是当今皇上的手足兄弟,那么那两名女扮男装的所谓小厮,想必来头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他自认为一颗心已经在苦难中磨的千疮百孔,此刻却明显感觉到胸口狠狠地颤了颤。
  思及方才他一口一句狗官声泪俱下的场景,兴旺下意识地出了一掌心的冷汗。
  这少年活到如今这岁数,命途格外惨淡了些,从未遇见过什么清正廉明的好官,难得遇见个能耐着性子听他说话的,一时间便没忍住。
  诚然赵县令乃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狗官没错,“顺理成章”四个字便在这少年人身后推了一把,让他自然而然地便认为天底下所有的官都是这样。
  倘若按他这个想法,狗官上边还是狗官,再上便是狗官的头头,也就是那位素未谋面的少年天子。
  这样说来,如今坐在公堂上座、朝他温敦敦地笑的俊朗公子便是狗官头头的弟弟?
  那他方才岂不是、岂不是——犯了真正的大不敬罪!
  思及此,四下无风,兴旺却又狠狠地哆嗦了一下。
  他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点眼皮,还没来得及看到宋煜辰半片衣角就又垂了下来,十分惊慌失措,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捏,又是满手冰凉。
  方才好容易生出来的那点胆量和勇气仿佛都变成了不可名状的笑话,盘旋在他脑袋周围。
  等了一会儿,宋煜辰又道,“将你方才说给我听的再说一遍便可以,不必害怕,有我在,自会为你断定清白。”
  师爷见风使舵,闻言如同找着了亲爹,感动得只差涕泪交加。
  他转头,将胸膛拍的砰砰响,嘴上对兴旺道,“对!有王爷在此,小兄弟你有什么但说无妨!王爷一定能还你一个清白!”
  有动作有声音,表情也十分到位,叫人不信不行。那架势之磅礴,仿佛如果宋煜辰做不到他说的那样,他便能立即将项上人头摘下来赔给这少年当夜壶使。
  兴旺没工夫纠结他一个半截入土的老不死,同自己这么个大好年纪的少年口口声声称兄道弟是否合乎礼仪。
  此情此景之下,还能惦记着什么莫须有的礼仪的绝对都是些没心没肺的混蛋。
  兴旺不是混蛋,五脏六腑俱全,心肺也十分完好,只是此时动荡得格外剧烈了些。
  宋煜辰说的云淡风轻,且说这话的时候唇边仿佛还噙着一点清光映雪的温和笑意。
  兴旺做不到他那般,方才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本是脱口而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得上是无心之失,此刻却全加粗放大地出现在了他脑海中。
  单是想想便足够叫他胆战心惊,从凌迟到株连九族通通想了个遍,嘴上就更是半个字也不敢多说,更遑论是将那一连串的大不敬再重述一遍?
  公堂本就是审讯的地方,审讯官都主动开了口,证人却久久沉默着,场面委实有些不太像话。
  师爷眼珠子一转,刚要开腔,便听见镇南王殿下又叫了一声,
  “兴旺,在听吗?”
  兴旺立即被这一嗓子喊回了魂,“噗通”一声便跪了下去。
  眼看着已经到了不得不开口的地步,他只得硬着头皮,一开口便是格外的战战兢兢,“草民、草民......”
  师爷见缝插针,吊起了眼角,尖着嗓子道,“你这小孩!王爷问你话,你只管好好说话便是,忒不识抬举!”
  宋煜辰别过眼,屈指在公案上轻轻一敲。
  房梁上忽然悄无声息地倒吊下来个暗卫,不由分说便朝着师爷脸上抽了同方才抽赵县令时如法炮制的一巴掌,打完之后转瞬之间再次消失。
  师爷的身板远远不及赵县令那般结实敦厚,给他这一巴掌打的登时飞出了满嘴血沫,漏了气的猪肉一样瘫软下去。
  见状,宋煜辰还没再度开口,耳畔便传来了那少年唯诺却渐渐清晰起来的声音。
  兴旺原本是不知如何开口才合适的,可说着说着便控制不住地声泪俱下。
  长久的苦难和不幸在他心底挤压出了一渠浩瀚汪洋,此刻好不容易得以倾泻,便如同开了闸一般,千里之堤轰然倒塌,将其中血泪一股脑说了个清清楚楚。
  尽管省去了那些难等大雅之堂的粗鄙之语,语气稍稍平淡了些许,可时清然再听一遍,还是听得心情难平,想要揪着那肥头大耳的县令狠狠踹两脚。
  说着说着,兴旺忍不住颤抖起来,嗓音带了些许哭腔。
  宋煜辰及时道,“人犯,你有何要说的么?”
  赵县令做惯了颐指气使的大老爷,今日头一遭做人犯,却做得颇有觉悟,立即耷拉下一张肥腻胖白如发面馒头的脸,熟门熟路地哀嚎起来。
  “王爷,这孩子地遭遇确实可怜,下官听了也觉得难受的很,可下官实在是冤枉啊!下官从未做过这些丧尽天良的事!”
  说着,他猛然转过头瞪向兴旺,“你是谁家的孩子,为何要这样诬陷我?”
  兴旺咬牙,拿仅剩的那只眼睛瞪他,眼底腥红一片,“我才没有诬陷你,我说的句句属实!”
  赵县令叹口气,眼神中带着“此子实乃冥顽不灵,吾心甚忧”的惋惜,又冲着宋煜辰拜了一拜。
  “下官幼时离乡求学,幸得中举,之后七登南宫,两拜西南,如今在永县为官已经二十年,一直兢兢业业不敢忘本,时刻谨记着朝廷的雨露恩泽,绝对算得清正廉明。”
  顿了顿,他再度叹口气,委委屈屈了半晌后才继续道,“为此,下官自知得罪过不少人。不瞒王爷,从前下官也受到过不少威胁。”
  “但下官不怕那些,只求能让所辖范围内的一方民众过的安居乐业,下官自己也好活个清清白白问心无愧!这孩子虽然可怜了些,却也不能仗着可怜便信口雌黄!下官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断断......断断是受不了这等折辱的!请王爷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