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袁老板的钱
作者:
李和义 更新:2021-12-01 20:45 字数:4478
:(),
109,袁老板的钱
袁老板自从把会所托管出去以后,心里终于安定下来了,现在沈小夫已经开始运营了,自己最大的投资,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对这次合作也是很满意的,对沈小夫的经营也放心,更主要是沈小夫所选择的行业他并不懂,世界上赚女人钱的行业,能不赚钱吗?所以他看好这个公司的发展。
既然北京的事儿已经料理完了,一年多忙碌的,又揪心又花钱,最后的结果是让他赔了好几百万,按照协议一两年就可以把这个窟窿填平,以后就全是利润了。
但是袁老板又回到了几年前的状态,手里拿了一堆钱,就是不知道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带着几个一直跟随自己的保镖,什么好玩儿玩儿什么,轻松了几天以后,这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就像别人说的一样,现在穷的就剩下钱了。
从煤炭产业退出的十年里,最开始本来就想过清闲的日子,忙碌了大半生,终于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了,和自己这几个兄弟一起吃喝玩乐,没有一年的功夫,自己过的都腻烦了,那么就出去旅游吧,全国哪儿好就去哪儿,哪儿没去过就去哪,全世界哪儿的风光好就去哪儿,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还是可以看看夕阳景的。
两三年过来把自己累得够呛,什么叫旅游呀?在中国旅游就是看庙,在外国旅游就是看教堂,著名的景点没看到一个,各种各样的教堂,各种各样的寺庙,倒是见识了不少,每个地方都烧一柱高香,但是跟随旅游团吃的实在是糟糕,八菜一汤的生活,碰上那些饿狼一样的游客,有的时候真拉不下脸来和他们抢饭吃,真的有辱斯文。所以旅游也只能停下来了,也让自己的身体休息休息。
沉静下来以后,这几个保镖兄弟身强力壮,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憋的难受了,除了喝大酒就是炸金花,又回到了醉生梦死的生活,不但造钱,把自己的身体也拍照完蛋了,所以下决心必须再找点营生,让这些小子有事儿干,就不再胡来了,这些年跟着自己在商场上出生入死,在煤矿一块处理了多少事儿啊?总不能现在把他们撇在一边吧,那就是找项目,不管是什么买卖,只要是让这些人忙活起来,自己就会少很多麻烦。
好不容易忙活一年多做起来的这家会所,不到一年就亏损了几百多万,再有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所以这种坐吃山空的购档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现在把这个负担,卸下去了,虽然身心都轻松了,但是周围这几块货还是不能让他们闲着,停止一段时间以后,袁老板又开始琢磨新的项目,主要是为了兄弟们有活干,有事儿做。
最近比较相好的几个原来的山西煤老板,一吃饭就开始聊他们的小额贷款公司,一个最要好的兄弟,在河南开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把几个煤老板的钱存在了一块儿,做了一家di下钱庄,没想到这事儿也出麻烦了,有百分之二三十贷出去的款,别说利息了,有的本金都收不回来了。
当初为了兄弟之间的面子,5个亿的资金给了他,现在都圆不上了,本来几个煤老板玩起了金融,就是跨界经营,虽然国家允许利息浮动,但是不像人的银行那样,各种规矩建立的比较健全,贷款者受到的审查都很严格,把风险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哥几个哪懂这个呀?有人借钱就是买卖,对客户根本就没有考察,也没有评估,一下子带出去了很多的钱,到协议规定的时间,大部分钱都还回来了,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还不上钱的。
这哥几个开始动粗了,让他们的保镖,不讲究方式方法去催款,去追zhai,虽然好多钱被要了回来,但是这些人法律意识实在是淡薄,好几个已经被警察抓进监狱了,就是恶性催款恶性追zhai,好几个哥们儿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成了当地公安局打黑除恶的典型,给一锅端了,钱没赚到几个,赚来的是吃牢饭。
袁老板的钱虽然大部分都追回来了,但是算起来也是有一部分损失的,虽然干起来这些事情都很不容易,也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是让这些钱躺在银行里收了一点微薄的利息,心里实在是心不甘情不愿,给钱找更好的出路,已经成了袁老板的心病。
不管怎么样,原来还都是哥们儿,他们出了事儿也得出面安抚安抚他们的家里,他们的资金被冻结了,有的被定性为非法获利,被国家没收了,多年的哥们情谊也不能不管呀,至少让他们维持正常的生活,所以这次先到河南转一圈,会一会几个老哥们儿,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顺便再考察一下这些小额贷款公司是不是合乎法律规定,如果觉得有风险,赶紧的把所有的钱追回来,做到万无一失,不管干什么,违法的是坚决不能干。
袁老板先回到了家乡,家乡巨大的变化,生态环境的修复,让他惊叹无比。原来的矿井已经全部都被封存了,满目疮痍的山山水水,经过10年左右的生态修复,休养生息,而是那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的景象,又从梦中回到了家乡的现实世界,绿水青山呼唤着童年的记忆,抒发着忘不掉的乡愁。
变化最大的还是那些乡亲,原来跟着他一起挖矿井的那些兄弟姐妹,如今都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各家都有自己的营生,原来一片黑乎乎的土地,恢复了黄土地原有的面貌,家乡最富有盛名的苹果,卖到了全世界,更可贵的是有许多农户,利用着青山绿水做资源,开始了,乡村旅游,建立了很多富有家乡特色的农家乐,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民宿,再不是一脸黑黢黢的旷工了。
家乡的变化从内心震撼了袁老板,国家扶贫攻坚战略,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尝到了甜头,再不是少数人富裕的年代了,原来破破烂烂的乡村,到处是垃圾的边,满目疮痍的群山,如今都改变了模样,新的时代里,和乡亲们一起携手跨进了小康社会,山绿了,水清了,和宽了,农田里一片绿油油的,到处是耕作的农机,美丽的乡村,让他印象深刻。
国家下这么大力量精准扶贫,再不是靠几个老板开几个小矿解决生计了,国家的大政策把老百姓的生活变成了国际民生的重点,只要是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原来村里破破烂烂的几间教室,现在都已经盖起了漂亮的教学楼,再也不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席地而坐听老师讲课了,而是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像一群盛开的花朵,每天政府补助营养餐,个个吃的都是那么红光满面,清洁先进的教学楼里,孩子们朗朗读书的声音。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舒服,不仅仅是自己在勤奋奋斗,国家的每条政策都是为农村老百姓发展准备的,新医保也让乡亲们赞不绝口,越来越高的报销比例,村子里再也没有因病返贫的现象,村里的医疗室见的就像一个小医院一样,想起当年缺医少药的现象,吃不起药,看不起病成了普遍现象,现在医疗室就建立在自己的村里,一般的病都不用出村,而且新医保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不再让老百姓花钱看病以后报销了,直接就付自己该付的钱,真的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困难。和他熟悉的每个乡亲,都把这些年幸福的生活跟他说个不停,看到他们彻底变化的精神面貌,袁老板从心底感到高兴。
和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亲们比,袁老板兜里揣着那么多的钱,成天活在焦虑之中,算起来算进去,每个行业只要他一触碰就成了赔钱的买卖,原来预进斗金的运气再也没有了,城里做什么都需要钱,自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二十几年的矿主生活,虽然让他灌得盆满钵满,但是现在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技术平台都变了,怎么也适应不过来,所以已经让他心里产生了寒蝉效应,和这些幸福生活的乡亲们相比,自己真的不如他们过得好。
享受着家乡的变化,追忆着从前的时光,一起和乡亲们拉着家常,袁老板现在是回归故里,感受到了世界的彻底变化,真是有点儿乐不思蜀了。河南的兄弟们,听说他要过去,几次三番本给他打电话,他都舍不得再离开这美丽的家乡,一再把时间往后拖延,跟着他的几个兄弟,好几个都已经回家去了,回到他们熟悉的乡村,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乡亲们中间,也就回归了自己的生活圈,袁老板的队伍越来越小了。
看到兄弟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归宿,是他最大的愿望,自己这十几年来费尽心思替他们安排,也没让他们过上舒心的日子,这次回到家乡,他们又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感受到了家乡的温馨,随着他们的年龄,一天一天的老了,叶落归根,故土难离的思乡之情,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变化,怎么能够在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呢?袁老板从心里任何他们的选择,也为他们寻找了往年的归宿,感到高兴,几十年的交情就此离别,心里也确实不是滋味。
就在这依依不舍的分别中,袁老板不得不踏上了去河南的行程,终于见到了原来一起打拼的兄弟们,想当年他们富甲一方,每天吃喝都在一起,现在大家又聚在一起了,不免又回忆起当年的时光,岁月荏苒,就像一把杀猪刀,在每个人的脸上额头都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随着年龄的增长,聚少离多的老朋友们,到了一起互诉衷肠无话不谈。
袁老板听到的全是他们想当年的叱诧风云,从家乡拿着巨款出来以后,说的全都是心酸,没有几个投资顺利的,因为现在的商场他们已经不适应了,原来他们发财靠的是煤炭资源,现在在城里做生意全靠金钱,每个生意都有赔有赚,可能一个时期一种生意,买卖兴隆,但是随着商场和人的变化,商业氛围已经不是他们那个时候的氛围了,投资失败都成了他们过往的心酸。
国家治理的越来越好,商业氛围也越来越走上了正轨,再好什么点着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回归了正规的人生,回归了和谐的社会,如果他们再年轻一些,手里赚着巨大的资本,还可以在叱咤风云,但是城里环境对他们来说根本就难以适应,商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了,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也是最正常不过的,袁老板和每一个人交谈得出的结果就是,这就是现实,不能不服老呀。
正在他经历反思的时候,杨志博给他来了电话,说是要请他回去商量一个最重大的事情,有一个最好的发财机会请他参与,希望他尽快回到北京来,就等他自己做出决断了。
他已经通过余处长了解了原有企业的经营情况,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人家已经扭亏为盈了,据说还接了一个资金上亿的超级大单,怎么也想不通,那么一个物业资产,怎么能够让营业额这么快的窜生,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呢,真是得回去好好的看看,也真是后生可畏呀,同样是一个物业,在人的手里就能够,创造商业奇迹,在自己的手里就是一个亏损的负担,对年轻人不服气,真是不行了。
和这些老哥们相聚的时间,每天都经历他们的辛酸往事,每天都看到他们脸上的沧桑岁月,和回到老家乡村相比的心情,实在是有些沉重,赶紧逃离这里的愿望,促使他在河南没呆了几天,赶紧回了北京,舒缓一下自己的心理压力。
袁老板一路上还是在想,就是弄不明白,我曾经在商场上那么辉煌,现在有钱了,怎么就做不出一番事业来呢?虽然环境起了变化,大城市里都是兴旺发达,每一个行业都让人们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我自己怎么就会变得走投无路了呢?难道真让这些资金躺在自己的手里等着自己把它们花完了吗?
一路的见闻,一路的反思,一路的苦思冥想,仍然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也没有更让他兴奋的事情,等待他的是杨志博和沈小夫与他共同商谈,到底有什么更重大的事情呢?到了袁老板这个岁数应该做什么事儿都是稳稳当当的,但是为了急于给自己腰包里的钱找出路,商人的本性就是让钱再生钱,躺在那里永远是不舒服的,所以这种焦虑感让他马不停蹄,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杨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