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我替你还
作者:
千年书一桐 更新:2021-12-16 11:33 字数:2180
:(),
也不知是父子关系缓和还是别的什么缘故,端午节过后,曾荣明显感觉到朱恒的性子开朗了不少,爱笑是一方面,食欲也比之前好多了,也肯配合卢太医治疗了。
据小海子说,睡眠也好多了,还有一点,一个人去后花园的假山上发呆的时间也少多了,多出来的时间用来读书和练字画画。
曾荣仍是会隔三岔五地去一趟慈宁宫,有时是奉皇命,有时奉太后旨意,每次大约待一两个时辰,有时会推他去后花园散散步,有时会点评他的字画,大多数时候朱恒会把他看过的书拿来和曾荣探讨一番,主要是他现在没有先生,书中有些释义他不是很懂,因为之前几年他念书也是断断续续的,学的又大多是诗词歌赋类,经史类的书籍很少接触。
曾荣见此,再次动了把欧阳思请到他身边的念头。
谁知没等她提出来,朱恒倒先跟她说,说他要搬回储华宫住,之前的先生被他请回来了,他要重新捡起学业。
原本依朱恒的心思,他是有意拜徐扶善为师的,徐扶善学问好,为人虽圆滑,但还算正直,不过朱恒最佩服他的是他对新生事物的宽容和接纳。
原来,那日他们泛舟游湖时,有几位被请来划桨的年轻人是国子监的学子,徐扶善和这几位学子们聊了起来,一开始谈论的是学问,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政务和朝堂。
这话题朱旭也感兴趣,便命人把龙舟并过去,于他而言,是想听听这些年轻学子们在想什么,是否有什么新思想新策略,而于学子们而言,是难得的可以面圣直接陈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机会,也是他们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的机会,故而,这些学子们发言很踊跃,也确实有不少惊人之语。
大部分官员,尤其是那些武将勋贵们对此是不以为然,甚至是嗤之以鼻,可徐扶善不但认真听了,还和他们探讨起来,朱恒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名学子提到人口和税赋的关系,那人说,人口之所以增长缓慢,除了疾病和战事外,和税赋太重也有很大关联。
这个观点当即遭到大多数人反对,他们认为战事刚结束四五年,人口增长快速期还未到,再等五六年,人口肯定会有一波爆炸式大增长。
可那名学子持反对意见,人口增长需要粮食,现有的粮食生产跟不上,说是农民大部分田产收入都拿去缴税,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养小孩?
徐扶善把这话听进去了,当即和户部尚书以及户部侍郎算起了帐,也和皇上讨论起减赋的可能,可在场的部分官员一听减赋二字就反对,生怕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这人是真的有本事,当即就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惜,没几个人听进去了。若不是父皇对他太过了解,肯定会以为是徐大人故意撺掇那几个人来发言的。”朱恒说道。
事实上,的确有人怀疑那几人是徐扶善安排好的,哪这么巧,这么多会划桨的侍卫、护卫、太监不找,偏找几个文弱书生来,要说徐扶善没有目的,谁信?
“现在人口出生少吗?”曾荣真不太清楚这些。
她从未关注过人口问题,主要是她家孩子真不少,之前就有四个,田水兰进门又生了两个儿子。
还有,貌似她那几位叔叔家孩子也不少,也有两三个,徐靖家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嫡出庶出的一大堆。
不过重生这几个月在乡下待着,她倒是意识到一个问题,穷人家真不能养太多孩子,孩子一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对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朱恒见曾荣答非所问,忍不住笑了,“你可真行,我的重点是徐相的应变能力和对政务的精通,你可倒好,想什么呢?”
“你说的重点我早就知晓,徐大人当年可是一甲状元,能没点真本事?”曾荣也笑了。
“这倒是,可惜。。。”后面的话朱恒没有说下去,而是看向曾荣。
“可惜什么?”
“可惜,我怕他不肯收我为徒。”朱恒不无遗憾地说道。
若不是因为曾荣来自徐家他想避嫌,他是真想拜徐扶善为师的。
“只怕他若收你为徒了,有人该按捺不住了。不过我倒是有个主意。”曾荣话说到这也打住了。
这件事要怎么做她得好好掂量掂量,是直接告诉朱恒她和欧阳思的关系还是先瞒着,托徐扶善推荐给他。
问题是这种欺瞒能瞒多久?朱恒知晓后会不会生气会不会误会她?
“什么主意?”朱恒见曾荣话说一半没有下文了,主动问道。
“我,我还没想好呢。”
“你骗人,若没想好,你怎么可能说出来?阿荣,到底是什么主意,说来听听,放心,我会自己权衡利弊的,你只管说。”朱恒很诚恳地看着曾荣问道。
“既这样,我说实话。”曾荣选择了坦诚,她还是不忍心欺瞒他。
得知欧阳思曾经是曾荣的启蒙先生,又教过她辨识草药,年龄不大,未及弱冠,朱恒不吱声了,看着曾荣久久不曾挪眼也不曾眨眼。
“你别误会,人家只是同情我们的遭遇帮了我们一把而已,我也是想到他既有学问又有祖传的医术,人又正直可靠,故而才推举给你,你若是不愿意就罢了。”曾荣被盯得不好心虚了,只得出言解释。
可这种事情似乎越描越黑,曾荣看朱恒的神色也越来越不明,想了想,再道:“好吧,我说实话,事实上我的确有点私心,不过跟你想的真不一样,我欠了这人很大一个人情,想借这个机会还他人情是真,但我想帮你也是真,他的医术正经不错,至于学问,可能做你先生还有点欠缺,但陪读应该不错,正好可以瞒过外人。”
“好,这人情我替你还。”朱恒松了口气,说道。
至于怎么还,他没说,曾荣也没敢再问,不过朱恒倒是问起了她老家的亲人,曾荣挑一些能说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