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凭吊
作者:千年书一桐      更新:2021-12-16 11:34      字数:2216
  (),
  后续来得很快。
  曾荣和朱恒两人正用膳时,门外有了动静,是一名店小二过来了,问曾荣是否还有别的需求。
  曾荣冲阿春使了个眼色,对着她低语几句,阿春打开房门,对店小二道:“这位小二哥,我们主子说了,这一道我们都是坐船,吃腻了鱼虾,就想吃点爽口的青菜,你麻利地换几样你们当地的时令鲜蔬来。”
  说完,阿春从荷包里掏出一小块碎银给对方了,店小二收了银子乐呵地走了,走之前,眼睛往里瞟了一眼,别的没看见,依稀瞅见有人正坐在方桌前用膳,他略带得意地离开了。
  江东见此,冲江西和江北使了个眼色,留下江南看守,他们三个人出去了。
  约摸一炷香后,他们三人把这店小二带了进来,一通审问后,方知这店小二也是收了对方一百两银子,对方给了一个小瓶子,命他倒在曾荣和朱恒的菜里了。
  至于这瓶子里的东西是什么,会给客人带来什么,店小二一概不知,对方只告诉他,必须亲自看着那个坐轮椅之人吃进去了,之后对方再给他一百两,他可以拿着这二百两银票回老家。
  可惜,方才在灶房,他们抓住这店小二时,又惊动了躲在暗中窥伺之人,因此,待他们按照店小二的口供去找对方时,对方又没有影踪了。
  “主子,这是从他身上搜到的银票和小瓶子。”江东拿出两张五十两的银票和一只白瓷小瓶子。
  朱恒没接,只瞅了一眼那银票,银票是京城最大的商号开出来的,但这家商号全国均有分号,除了能证明害他们的人是来自京城,别的什么也不能证明。
  “对方应该就在咱们附近,一路跟着我们来的瘦西湖。”曾荣说道。
  “保不齐还是跟我们住同一家客栈呢,幸好我们是自己动手做饭。”阿春只觉头皮一阵发麻。
  之前觉得在宫里烂事多,没想到出宫也是不得安宁。
  “可这究竟是什么毒液呢?居然连老朽也瞒过去了?”陆琅从江东手里接过小瓶子,闻了又闻。
  这一次,他可不敢亲口尝了,不过经由他再三推测,他怀疑这瓶子里装的是一种蛇毒,所以银针检验不出来,放进菜里也闻不出来,但从瓶子口直接闻,依稀有点淡淡的血腥味。
  早年间,他曾经救治过几位中了蛇毒之人,知道蛇毒的厉害,南边蛇多,尤其是夏日。因此,保不齐真有人利用这毒蛇液来害人。
  “去抓只鸡来,看看这东西毒性有多大。”朱恒寒着脸发话了。
  江南出去了,不一会就抱了一只鸡过来,给它喂了点鱼汤,不消半刻钟这只鸡就蔫了,继而,怕在地上不动了。
  “这么毒?”阿梅颤抖着问道。
  曾荣瞅了眼朱恒,朱恒的脸能拧出水来,身子也有些哆嗦,上下牙齿也有些打颤,忙过去抱住了他。
  “好了,这会天也晴了,不如我们去逛逛湖,难得来一趟,好好看看这江南的风景。据闻,这瘦西湖不比杭州的西湖差,方才来的时候,隔着雨帘,看着那些楼台亭阁,脑子里蹦出来那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曾荣提议道。
  “是吗?我倒是想去看看那二十四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朱恒抬起了头。
  这句诗是他母亲喜欢的,母亲还喜欢那句“二十四桥明月夜”,他在母亲的笔记里看到,母亲一直想站在二十四桥上,抬头看明月,低头看芍药,回头身后有人可依。
  可惜,这终究是母亲的一厢情愿。
  倒是他,换做几个月前,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机会来这,会站在桥上,凭吊二十四桥的明月和芍药,凭吊母亲的音容。
  “好,听夫君的,就去看桥边的红药。”曾荣推着朱恒出了门。
  至于那店小二,朱恒命江东把他送去衙门口,交给官府定罪,不过江东使了点手段,命官府直接把人送去做徭役。
  且说曾荣推着朱恒出了酒肆,沿着湖边堤岸行走,湖心有不少岛屿和楼阁,有的是通过孔桥过去,有的则是直接有堤岸直通,有的则需坐船过去。
  曾荣推着朱恒逛了几个,这些亭子算得上是人文景观,里面有不少文人骚客的题诗题字,其中不乏名家和大家,朱恒比较感兴趣。
  曾荣留意了下,江东四个并没有紧跟他们,而是两两分组,也扮起了游客,想暗中观察是否有可疑人跟踪他们。
  可惜,两个时辰下来,一无所获。
  不用问也能猜到,对方既然知晓他们抓住那店小二了,肯定早开溜了。
  因着朱恒和曾荣想看二十四桥的明月夜,转了几处地方后,他们直奔二十四桥去了。
  二十四桥是一座单孔拱桥,也叫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附近栽满了芍药,可惜他们错过了花期,只有极少数残花懒懒地低垂着。
  事实上,不管是桥还是桥边的红药,均未给人以惊艳之感,远不如他们方才去的那几个亭台楼阁,至少,那边还有不少名人题字或题诗以及各式雕刻。
  可这座桥上他们转了一圈,什么也没发现,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座砖拱桥,有些破旧,有些斑驳。
  “其实,主要是它见证了历史,历史上扬州城也屡遭兵燹,这座桥见证了瘦西湖的游人如织和繁花盛锦,也见证了它的门可罗雀和荒烟衰草。故而,才会成为文人骚客的偏爱,才会经由他们的笔端留下这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曾荣感慨道。
  她是怕朱恒失望,怕朱恒又想起方才的不快,故而才抛出这个话题来。
  “是啊,其实看景主要看的也是一个人的心境,同一景致不同心境下的感悟也不同,若让我此刻作诗,决计写不出那种悲凉。”朱恒反手摸了摸曾荣放在轮椅摆手上的手,他听懂了曾荣的暗示,也明白她的心意。
  事实上,他说出这番话也是不想让曾荣担忧。
  可母亲的遗憾,方才的遭遇,再联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成长经历,他怎么可能不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