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死的都是精英
作者:
天真的竖瞳 更新:2021-12-23 16:56 字数:2303
周一在公司与迪士尼的几位高层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例会,保罗便回到自己办公室里开始了工作。
助理南希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叠文件放在保罗办公桌上,保罗拿起来了最上面的一份,浏览了一遍之后,对南希问道:“这个《木乃伊》的翻拍想法计划是为什么要和alpha-ville公司合作?”
南希道:“这个翻拍计划是该公司的詹姆斯·杰克斯先提出来的,他们在1991年就拿到了翻拍授权,本来他们是打算与环球一同合作开发。
只不过当时希德·辛伯格只愿意将这部电影制作成投资不高于1000万美元的低成本恐怖片,这和詹姆斯·杰克斯想法相悖,经过一番协调无法达成一致,才暂时放弃拍摄的念头。
后来詹姆斯·杰克斯又向其他几家好莱坞六大投了剧本,正好迈克尔·艾斯纳先生看到了这个剧本,感觉这个项目有一些潜力,就打算推动项目立项。”
点了点头,他刚才看过了剧本,印象中这部电影还是在1999年由环球推出,具体票房是多少他印象不深,不过记忆中这是一个系列电影,就冲这一点,电影的成绩多半不差。
考虑了一下,保罗道:“这个项目可以按照程序推动,不过有没有可能拿到授权,咱们自己来开发。”
“这样的几率并不大,之前迈克尔·艾斯纳先生曾经试探性的提出来200万美元获得对方手中的授权,不过对方并不同意,而授权的期限是十年,拖到授权过期并不现实。”
“那好吧,可以答应和对方的合作,不过之后的电影版权我们要想法拿到手里,尤其是拍摄续集的权利,木乃伊相关的故事还是很有市场的,如果电影成功,我们可以将它变成一个系列电影。”
看保罗的这番表态,南希小姐知道保罗是比较看好这个电影项目,因此点头道:“我明白了,做到这一点并不算困难,对方并不是什么大公司。”
交代完了之后,保罗知道,接下来项目推进立项,然后挑选导演和演员等还需要至少数个月的时间,保罗也并不着急。
二月初,随着金球奖的过去,奥斯卡的热度也开始身高,不过因为好莱坞一贯不待见商业大片的传统,在票房上拥有巨大收获的迪士尼反倒是有一些弱势。
最佳影片之类的热门奖项,包括《真实的谎言》在内的几部真人电影连提名都没有得到,只有《玩具总动员》拿到了一些技术,还有最佳原创剧本之类的奖项提名,拿奖的可能性很高,可分量却不重。
保罗在接手迪士尼之后,迪士尼公司制片风格就开始偏向于制作商业制作,相关的艺术电影项目缩减了许多。
不过保罗并没有太过于气馁,奥斯卡的奖项的重要性与否关键是看从什么角度去看,对于一些影片来说,获得了奥斯卡的重要奖项,不仅仅是能够获得荣誉,同时影片的票房还有相关的录像带租卖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提升。
而且相比于影片,作为演员,同样会因为拿到奥斯卡奖项而身家大涨,正因为既有名又有利,所以无论是电影公司,还是演员,都对于奥斯卡趋之若鹜。
对于奥斯卡,保罗·迪士尼心中虽然并没有看的非常重要,但正因为它带来的效应,他一点也没有忽视奥斯卡的意思,而在冲击奥斯卡奖项方面,保罗还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韦恩斯坦兄弟和米拉麦克斯。
上一世的时候,韦恩斯坦就用实际的成功说明了他摸准了奥斯卡的脉络,冲奖的成功率极高。
因此在许多相关的好莱坞绯闻中,哈维·韦恩斯坦和许多好莱坞的女星都有着说不清楚的关系,甚至还有女星将对方的名字纹在了自己的身上,以此来取悦对方。
在保罗的规划中,米拉麦克的定位,就是为迪士尼想法获取奥斯卡小金人。
曾经的米拉麦克斯也因为冲奥的成功率极高,在好莱坞拥有了不低的地位,只是后来韦恩斯坦兄弟野心膨胀,不仅仅是专注于中小成本冲奥,同时也开始涉及大型商业制作,加上本身也渐渐地变得肆无忌惮,结果被迪士尼扫地出门。
而在这之后,哈维·韦恩斯坦渐渐地销声匿迹,而迪士尼接手米拉麦克斯之后,业绩也不断地下滑,最终不得不将之变卖。
因此对于哈维·韦恩斯坦,保罗不仅仅是要利用,同时也要时不时地敲打,这样才能够让他继续按照保罗的要求,在冲奥方面发挥他的长处。
而今年的奥斯卡的大热门,正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在拍摄完《侏罗纪公园》之后,斯皮尔伯格就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部电影中来了。
电影上映之后,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应,到现在为止,热度一直没有减弱,尤其是在奥斯卡冲奖前期,
这部描写犹太人在二战遭遇苦难的电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而在美国,犹太人的势力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尤其是好莱坞,尽管不如上一世网上传闻的一手遮天那么夸张,但同样是非常的惊人,曾经就有知名的一线导演,因为醉酒后大嘴巴,说了一些和犹太人不对付的言辞,导致不得不黯然离开好莱坞。
正因为如此,《辛德勒的名单》的声势丝毫没有被同样是在圣诞档上映的《玩具总动员》压下来,毕竟两者的类型本来就极大地不同,相信没有几个家长会带孩子去看《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声势让保罗想到了此时已经立项的大船,在影片拍出来之前,大船的事故同样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被许多的媒体称为史上最悲惨的海难事故。
不过在保罗看来,其中多少也因为死的都是那些精英阶层,毕竟当初能够成为大船乘客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档次差一点都不可能成为乘客,大多都是当时西方的大贵族或者大资本家的成员。
即便是现在,这些家族大多还在欧美拥有广泛的影响力,现在许多家族的领导人,都是当初遇难成员的亲族,因此对大船事故,也屡屡被主流媒体提起。
实际上那个时代并不缺少奴隶贸易的船,即便是在路上因为条件极差,死掉的也不在少数,遇难的更是不少,人数还要更多,又有谁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