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有去处
作者:
安化军 更新:2021-12-23 21:27 字数:3256
凛冽的北风掠过苍莽的大地,扑到洛阳城,一下子漫过低矮的城墙,扑到了城里。洛河岸边的杨柳早已经落光了叶子,风吹着光秃秃的枝条,出呜呜的呼啸声,不时撕扯下细碎的柳枝来,鞭子一样狠狠地抽在地上。
王拱辰一脚踩在冰碴上,使劲跺了跺,对身边的徐平道:“这天,真地冻起来!”
“是啊,冻起来了,可该干的活还是得干。”徐平迎面向北,任凭寒冷的北方吹在自己的脸上。“开春以前,各处水坝的堤岸必须修好,不然到时冰雪一化,到处泥泞,就没有办法动工了。对了,你营田务的沟渠也是一样,可千万不要等开暖了再整治。”
王拱辰道:“整治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缺人住的地方,还有各处道路。这几个月我从荆湖路又招了不少人,说起来你不信,还有不少蛮人自愿到营田务做工呢。加上这里修河的几万人,今年京西路的营田务说不定能招进十万人来,顶上一州之数了。”
徐平笑道:“人越多越好,等到你营田务治下人过百万,你这提举营田务可就相当于一路长官了。要是真比起钱粮,说不定你还是最富的一路。”
王拱辰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这活呀,云行刚开始荐我去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以前的营田务都是知州知县派个公吏去主持,连个选人都不舍得。好坏我也是状元出身,骑御马游过天桥的人,怎么去做个吏职?好在知道你绝不会害我,咬着牙去了。这一年做下来才知道,这活计不简单,学问大着呢!”
“世间的事,只要用心去做,事事皆学问,君贶你悟了!”
王拱辰大笑:“哈,哈,哈,我又不是老和尚,哪里来的悟不悟的!不过,这一年营田务做下来,我是知道了粮草怎么从地里出来,也知道了怎么才能够出得更多。不是我在这里夸海口,再做上两年,每年的六百万石漕粮,营田务就可以提供出来!”
徐平看着王拱辰,摇了摇头:“你还是在夸口吧,一亩一石,那可是六百万亩!一夫耕一亩地,就要整整六万人,再加上营田务的人员损耗,要翻上一番,十二万夫啊,可是比河南府还要大得多。更要说营田务下还有棉田牧草,你这相当于几大州的人口了。”
王拱辰连连摆手:“云行,你也太小瞧了我!今年,营田务属下的田地,一亩要过二石之数,绝不能少了!就是加上各种棉田牧草苇荡之类,也只要十几万户就好!”
“十几万户,也不容易了,京西路相当于几个州了。”
王拱辰嘻嘻一笑:“营田务招起人来,周围的州县人口必有逃移,我可是来者不拒。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怨不得我。”
“那是你的本事,自有州县主官受罚,我管了干什么。不过,明后两年京西路的税赋差役估计也会减少,你也未必能招到多少人。”
王拱辰微微一笑,根本就不向心里去。别说是京西路,现在他的营田务在开封府和京东路之间,从这两个地方就招不了少人,京西路百姓过得比那两个地方差得远呢。
看着疏浚干净,被挖深了的河道,王拱辰道:“这样多好,再是大水,也不会冲到岸上去了。这闲下来的河滩,修整修整,可以为草市,让百姓在这里买卖。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历任漕使和河南府都不干,非要等到你来了才动手。”
走到河边,看着河道里远低于岸边的河水,徐平叹了口气:“你哪里知道,为了整修洛阳城里的河道,费了多少钱粮,多少人力!要不是刚好有京东的灾民,刚好你那里能够借出粮来,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王拱辰踩在河边的冰碴上,不住地跳来跳去,像个孩子一样,对徐平道:“说起借的钱粮,我可话说在前面,来年连本钱带利钱,要一起清掉的。我也要做账,不能长时境挂在这里,朝廷那里不好交待。”
徐平微微一笑:“你营田务的地是在京西路开荒,说好了大家分成,欠的钱粮从你该给地方的里面扣就是,你担心什么?”
王拱辰连连摇头,再不理徐平。这明摆着是耍赖,要空手套白狼吗。
两人静静地站在岸边,迎面吹着凛冽的寒风,好久都没有说话。
一年的时间,王拱辰再不是那个馆阁里读书的愣头青状元,营田务这一年,他做出了成绩,也实实在在地锻炼了自己。或许他还缺乏官场里的摸爬滚打,对政治有些懵懂,有时显得天真,但处理具体的政务,已经强过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官员了。
人都是磨炼出来的,只要咬紧牙去摔打,总能迎来自己的一片天空。
过了很久,王拱辰才叹了口气:“这一个冬天,你在洛阳城里下了偌大的功夫,花费了无数的钱粮和人力,云行,若是到了秋天结不出果实来,可就”
徐平拍了拍王拱辰的肩膀,缓缓地道:“我知道,我自己挑了千斤重担上肩,就一定要做出个名堂来!人哪,有的时候就要压一压,真地天不遂人愿,大不了从头再来。最少自己做过了,以后不后悔!”
“唉,也不知道你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徐平默然。因为他有前一世的记忆,知道过不了几年,西北的党项就要反了。即使赢了,那一场战争也会改变一切,天下大变,多年的积弊会一一浮上水面。自己现在不进行力所能及的改革,就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了,不甘心啊。即使这次真地出了意外,自己大不了自请到西北戍边,慢慢等待机会再来过就是。但在这之前,一定要试一试,不管怎么说,还是自己的赢面大。而一旦成功了,就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回报。
看见远处鲁芳和种世衡过来,徐平对王拱辰道:“走吧,你带走的人少,这次由着你先挑。不过说好了,必须是整队挑走,连带家人,不许打散现有的编伍。”
“我明白,你让我打散我还不愿意呢!”
王拱辰的营田务是以徐平在邕州的蔗田务为蓝本,他当然知道组织架构的重要性,让他把人员打散,自己回去再重新组织,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功夫。
洛阳城里的河道整修完成,人员也要分流。王拱辰要七八千人提前到营田务开的荒地去,做各种基建工作。还有一万多壮夫随着鲁芳去汜水县,对刚修起来的大坝和河道进行加固,并进行精修。汜水到巩县的沙口这一段既是引洛入汴的重要水道,也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水库。夏秋把附近山里的洪流截下来,防止新开漕渠的水位暴涨,到了冬春水少的时候则向漕渠放水,以补充洛河来水的不足。
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不比陈尧佐新挖的河道少,但路途近,不起眼,只好挂在徐平自己名下,让鲁芳和种世衡等人具体在那里做事。
没办法,谁让这个年代人们的眼睛都盯着里程长短,河水多深呢,至于蓄水量和开挖土石方量这些,大家还不习惯去关心。
等到了春天,这所有的工程完成,京东的灾民会最终分成两部分。一大半随王拱辰去营田务,开荒种地,剩下的一小半则补充进洛阳城里新开的场务里面,成为工人。等到了秋天,新开的荒地里采摘了棉花,便就送到洛阳城里纺纱织布,通过三司铺子运销到各地。
由于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徐平把这一切规划得非常紧凑,时间几乎没有余量。这是他以前做事尽量避免的,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这个系统完成第一次循环,产生的巨大的利益就会形成惯性,再也无法阻挡。
鲁芳和种世衡走上前来,见过了礼,道:“都漕,修河的人都已经回到了住地,安顿好了。要抽调哪些人,还是早做决定,让剩下的人早把住的地方修整。”
徐平指了指王拱辰:“已经跟君贶说好,这次由他先挑。今天等他挑罢了,你们两个再挑去汜水县的人手。张大有那里我已经吩咐过,会给你们便利。”
鲁芳对王拱辰道:“既然都漕如此说,提举那就请了。”
王拱辰哈哈一笑:“恭敬不如从命!”
鲁芳又对徐平道:“都漕,汜水以下河道已经大致开挖完成,陈相公带着民夫在那里做些善后的事宜。清河厢军闲了下来,属下的意思,是让他们也到汜水县去帮忙。”
徐平点头:“就是如此办!等到河道修好,清河厢军本来也要从旧汴口移往汜水。那里的河道本就是他们看管的地方,去帮忙整治是理所应当。等回去,转运司便就行文。”
“还有,先前从贾谷山采石务调了一些囚犯到广武山采石,如今已经完毕。先前说好了的,这些人做完这些活计,就地开释。陈相公让我催一催,转运司和提刑司的公文尽快行下去,不要误了那些开释的囚犯回家过年。”
(友情推荐《老炮儿辅》,喜欢这一类的朋友可以试一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