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大宋是个怪物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2021-12-24 01:44      字数:3513
  狗牙儿都能听到的消息,当然不算什么秘密。
  事实上从王宁安刚刚入主政事堂,就下令去调查摸底,他要推动商品农业,提供更多的物产,首要面对的就是粮食问题。
  如果粮食不够,生产再多的蔬菜和畜产品都没有意义。
  更何况无论养殖猪羊,都需要饲料的,五斤粮转化一斤肉,几乎是铁律,没有充足的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真正掌舵大宋之后,王宁安才深深体会到,很多事情,真的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哪位还觉得弄出了蒸汽机,弄出了纺织机,就能开启工业化,就能横扫世界,那么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什么是工业化,简言之就是资本和技术不断增密,排斥劳动的一个过程,说穿了就是用机器代替人力,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不断增加出产,提高效率。
  问题是机器能代替人,可机器也会老化啊,也会折旧啊,因此人们不断增加投资,去喂养工业体系,说穿了,这就是个吞金的巨兽。
  只有养到了一定程度,工业才可能反补农业。
  在这之前,工业巨兽都会毫不犹豫地吸收各种物资,城乡差异,农村贫穷,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偏偏在生产力还很低的情况下,农民没有多少剩余,根本架不住吸星大法。
  大宋的农民算是很能干了,但是一个丁壮,最多只能养活三个人。
  一家五口,两个男丁,一年下来,能拿出来出售的粮食,只够一两个人吃的,这还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如果赶上了天灾,就比如这一次,从庆历以来,整个气温是不断下降的,但是偏偏嘉佑七年冬天,就是个暖冬。
  降水又少,天气干旱,如果不出意外,肯定还有蝗灾。
  司马光早就让户部派员研究,农学院和户部一起送上了报告,按照他们的预估,永兴军路,秦凤路,河北东西路,还有京畿,几乎整个北方,粮食产量都会下降。
  至少两成,甚至某些地区,会突破五成。
  如果出现了大规模蝗灾,绝收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地区,一共住着四千万人,不管怎么保守估计,灾害至少会波及一千万人,会有三四百万人缺少粮食,需要救济。
  结果送上了,连司马光都傻眼了。
  他忧心忡忡,“师父,就算让灾民喝粥,三四百万人,也要弄到500万贯粮食。但实际上需要的数字,远远多于这个,就算有一千万石,也不多!”
  王宁安知道他的意思,“你是担心地方官府会贪墨节流,会有人囤积居奇?”
  “不止如此,因为我们最近发展城市发展太狠了。现在整个北方,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三成,个别地方达到了四成还多。城市人口密集,购买力超强。如果粮食不足,城市就会不断提高价格,从农村疯狂吸收粮食。到时候呈现在农村百姓面前的就是他们一面饿肚子,一面却有人把粮食收走,都送给了城市。民怨沸腾,万一有人挑动,就不可收拾了。”
  王宁安深吸口气,“所以我们不但要救济灾民,还要稳定城市粮价,随时随地,打击投机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保住大局。”
  “嗯!”
  司马光的脸色很难看,“师父,还有件事,我要提醒你,债市和股市建立了,去年又有人出了新的玩法。以往的商人们会互相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按照一定的价格,交割某些商品。这本是商人之间的信用承诺,可后来有人发现,交割的时间,商品的价钱和现在会出现落差,有可能高,有可能低,这里面有有利可图。”
  “所以就出现了期货!”
  王宁安脑袋都大了,这些现代化的玩意啊,可别真的以为有多好,拿到古代,就能顺风顺水,无往而不利。
  事实上,太超前的东西,往往会产生反作用。
  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就是超前的上层建筑,反而会对经济基础产生不好的影响,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
  期货出来了,天气干旱,而且是大面积的干旱,一定会有人预判粮食不足,进而炒高粮食价格。
  粮价飙升,不管朝廷怎么想办法,都会有人囤积居奇,又会火上浇油。
  能怎么办?
  捏死期货吗?
  下令封禁吗?
  或许这是最容易的办法。
  可是这么好的一个发明,就给提前扼杀了?
  下得去手吗?
  在这一刻,王宁安突然想通了,后世太多批评儒家的论调,当然王宁安也看不惯儒家,更看不顾理学。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相对保守的选择,对待新事物恐惧的态度,追求稳定,追求不变,不能说有道理,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掌控一艘庞大的海船,容不得半点失误,不然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哪怕王宁安身为穿越者,面对这个局面,也有些力不从心。
  “君实,你们现在有什么应对的方法?”
  “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尽可能筹粮,尤其是从南方调运粮食,填补地方的常平仓,以备不时之需。只是这些年来,江南种植棉花和桑树的越来越多,好些鱼米之乡不断不产粮食了,还要从外面调拨。因此江南拿不出多少粮食,只能靠着荆湖和巴蜀。另外岭南和交趾,这些年也压榨的差不多了,我估计,最多能筹措300万石,再多就不可能了,考虑到路上的消耗,能排上用场的,不会超过150万石。”
  “第二个方面,就是组织百姓抗灾,挖深水井,派人监控,一旦出现蝗灾的苗头,趁着蝗虫还没起飞,立刻扑杀,尽量保住产量。”
  “至于第三个方面,那就是限制城市哄抬粮价,要制定最低和最高的价格,必要的时候,关停期货市场。”
  ……
  司马光滔滔不断,讲了很多内容。
  王宁安知道徒弟的本事,更何况这些也不光是司马光一个人的意见,还有那么多的专业官僚,他们集体的智慧。
  很显然,普通的手段都想到了,王宁安也不会比他们更高明。
  “说吧,还有多大的缺口?”
  司马光脸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他很喜欢在王宁安手下办事,师父总是有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实际上,以他们的才智,完全可以做到七八分,所差的不过是一点而已,偏偏这一点就能要命!
  而王宁安就是那个神来之笔!
  “我们算过了,全力筹措,各种手段都用上,能挤出350万石到400万石,如果小心一些,其实能挺过来的。”
  这话王宁安信,毕竟风风雨雨,大宋已经走过了一百来年,他们曾经面对的问题,不会比这一次轻松多少,如果这些人杰那么菜,大宋早就亡国有日了。
  司马光提出来问题,也是因为王宁安的折腾,让大宋的城市化提高更多,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出现,货币增发,使得一些人手里的资本暴涨。
  不要以为这是个好事情。
  资本代表购买力,也是一种左右社会的权力。
  掌握资本的人为了利益,可以带来进步,也会带来毁灭,千万马虎不得。
  王宁安沉思一阵,然后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保住大宋的繁荣和安定,还要稳步发展,就必须额外拿到500到600万贯粮食,有这些粮食打底儿,我们才能轻松渡过荒年!”
  司马光用力点头,“师父说的太对了,这事情只有师父能办,弟子相信师父。”
  “唉,我也不知道你们是我师父,还是我是你们师父了?哪有难办的事情推给师父的道理?你们还懂不懂尊老爱幼?”
  司马光呵呵一笑,“师父,貌似你没有弟子老,又比皇上大十几岁……所以啊,尊老爱幼,正应该师父辛苦一点才是!”
  王宁安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这帮兔崽子,越来越大胆了。
  “快滚吧,懒得看到你!”
  司马光连忙起身,往外面走,当他到了门口的时候,王宁安的声音悠悠传来,“粮食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只多不少……你给我好好盯着下面,谁敢发国难财,就砍了他的脑袋,不要客气。”
  “是!”
  司马光回答,拖着长音,难掩喜悦。
  师父就是师父,果然有办法!
  司马光兴匆匆下去布置了,王宁安也在筹划着从哪里弄来粮食。
  ……
  就在他们师徒谈论的同时,在西京的一座院子里,两个披着藏青色袍子的老者养望天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正是霍山座下的智慧长老,还有穆萨维。
  “根据我们的人观察,推算天文,大宋今年会发生旱灾,而且是很严重的旱灾,会波及上千万人。”穆萨维躬身说道。
  智慧长老微微一笑,“这没有什么稀奇,只要在这里过了冬天,就能清楚,当冬天不再寒冷,夏天就会酝酿灾祸!天神是公平的,赐予了中原最好的条件,给予了无与伦比的繁荣,本就是个错误。神要收回恩泽,要降临灾祸了!”
  这两个人,一直在暗中观察大宋,他们最初以为皇帝驾崩,就会出现大乱,谁知道一切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皇帝的儿子顺利继位,朝廷的宰执重臣,依旧勤勤恳恳,辅佐新君,丝毫没有慌乱。整个帝国迅速从悲哀中恢复过来,继续快步向前……他们都要绝望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一位做了42年的皇帝驾崩了,竟安然无恙,老天啊,还有更荒唐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