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闹鬼了
作者:半盏脆脆秋      更新:2021-12-29 13:10      字数:2195
  (),
  白影站在窗外缓缓抬起头来露出惨白的下颌,唇边挂着一抹殷红的鲜血,凄冷的月光照在身上散发着一股瘆人的寒意。
  “还我……命来……岳氏,你为什么要害我?”
  雌雄难辨的声音幽幽的回荡着,昏暗的光线下,一双幽怨的眼睛紧盯着岳氏的脸。
  岳氏只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张着嘴半晌发不出一点声响,她瞪大了眼睛盯着白影,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就在这时,白影飘飘荡荡的挪到了另一扇窗边,身体看不到丝毫起伏,像是悬空飘在空中一般。
  “岳氏,为什么害我性命?我死的好惨啊……好惨……”
  “啊——”岳氏终于挤出了一声尖叫,似乎嗓子都要喊出血来了。
  “快来人啊!有有有……有鬼啊!啊——”她瑟缩在床榻的一角,脸色被吓得青白。
  趴在外间桌上假寐的罗妈妈闻声一惊,连忙冲了进来:“夫人!夫人您怎么了?是奴婢啊!”
  岳氏一把抱住了罗妈妈,颤抖着指向窗外:“有鬼!是温氏!一定是温氏那个贱人来找我索命了!”
  罗妈妈心里一紧转过头去,却只看到一片朦胧的月色。
  “什么都没有啊夫人,您这是怎么了?您可千万别吓奴婢!”
  “有!刚刚她就在外面,那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我!”
  “夫人,莫不是您这几日太劳累看花了眼?不信您看啊!真的什么都没有!”
  岳氏谨慎的掀开眼皮向窗外望去,刚才的白影早就消失无踪了,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可是……我明明看到了!她还问我为什么要害她!她说她死的很惨!”
  罗妈妈听她说的言之凿凿,不由得也感觉脊背发凉,她紧握着岳氏的手,服侍她喝了一盏热茶才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苏云若正望着披头散发的竹青低笑了几声:“你这样的打扮还真有些吓人,让你装鬼吓唬岳氏,委屈你了。”
  竹青憨笑着抹了一把脸上的油彩:“王妃言重了,奴才十三四岁的时候跟着王爷出生入死,从死人堆里把王爷刨出来事都不觉得委屈,这算什么?”
  “岳氏什么反应?”
  “看起来很是惊慌,做了亏心事才会怕鬼敲门,可见王妃猜测的不错。”
  苏云若微微颔首:“你先回去歇息吧,这几日还要辛苦你再吓她几次。”
  竹青换好了衣裳从窗边轻巧的翻身而出,一转眼就消失在了浓浓的夜色当中。
  次日一早,苏府上下都听说了岳氏见鬼的消息,阖府议论纷纷。
  一连五日,每晚岳氏都见到了‘鬼影’,人已经吓得丢了魂,躺在床榻上起都起不了身,还常常提及‘温氏’的名字,关于温氏当年的死俨然已经成了苏府下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苏云容憋着一肚子闷气闯进了书房里,哭哭啼啼的拉住了苏清远的衣袖:“父亲!母亲这几天病的这么重,您还整天跟兰棋混在一起,您当真不管母亲的死活了吗?”
  “放肆!那是你兰姨娘,越大越不懂规矩了!不是请郎中来看过了吗?我又不会瞧病,就算去了对你母亲的病也没什么益处。”
  “这事都怪温氏,自从您让温氏的坟墓迁入祖坟之后母亲就说见了鬼了,如果真有鬼魂作祟,那也是温氏对您和母亲心存怨怼!父亲,这人不吉啊,现在府里人心惶惶的,为了母亲和安定府里的人心,您还是把温氏的坟墓迁出去吧!”
  苏清远沉吟了片刻,轻捻着手指:“话是这么说的,可这不是过家家,哪能说迁就迁?”
  “都是苏云若挑唆的!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抬温氏为平妻,父亲本来是顾念旧情,现在却闹得府里这么不安宁!您可不能再这么纵容苏云若了,就算她是楚王妃又怎么样?您可是她的亲生父亲,您说的话她不听那就是不孝!我看就该把温氏的名字从族谱中划去,也算给她一个教训!”
  “苏府几十口人,怎么偏就母亲见鬼了?”苏云若从门外走了进来,冷声说道。
  “温氏嫉恨母亲身为父亲的正妻,生前没办法,死了做了鬼也要来报复母亲,可见心思狠毒!”
  “怪力乱神的鬼魂之说本就不可信,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有魂魄弥留世间,那也一定是有冤屈的!父亲,我听说母亲神志不清的时候曾提及女儿生母的死,我生母当年真的是难产而死吗?”
  “苏云若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有人害了温氏咯?她自己福薄死了你还要赖在别人头上,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我只是随口一问,姐姐怎么这么激动?难道姐姐知道些什么?”
  苏云容的表情一凝,错开了目光心虚的说:“你别胡乱攀咬,温氏死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我能知道什么?”
  她似笑非笑的扬起唇角,云淡风轻的点头:“也是,玩笑话而已,姐姐千万别放在心上。父亲,既然现在府里闹得沸沸扬扬,不如干脆请几位大师来做场法事,诵经超度一下母亲的亡魂吧!如果能让府里的人安心也是一件好事。”
  苏清远被她们吵得头昏脑涨,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也好,你去安排吧。”
  当天下午,苏云若就从护国寺请了十几位高僧来府里大作法事,诵过经后,法明方丈亲自叩响了书房的门。
  “施主,依贫僧看亡魂怨气深重,所以流连世间,恐怕难以超度啊!”
  苏清远腾地一下弹了起来,错愕的问道:“真的是有冤魂作祟?请大师指点,总不能让府里一直闹下去啊!”
  “解铃还须系铃人,若能找到当年害了亡者的人亲自前来忏悔认罪,说不定能让冤魂安息。贫僧与弟子们在贵府诵经能 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件事,还是要按贫僧说的去做。”
  “我知道了,这几天请大师多辛苦。”
  法明方丈与苏清远在书房里的谈话不胫而走,也毫不意外的传到了岳氏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