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学仪器分厂
作者:安溪柚      更新:2022-01-17 23:51      字数:2216
  国内的光学生产领域,作为一个工业领域的分支,是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毕竟像钢铁、化工、电子元器件这样高大上的领域,中国还没有完成最基本的自给自足和产能配套,类似光学制造这样配套中的配套自然难以上得去工业主管领导的案头。
  不过没精力重视不等于没人重视,柏毅便是工业领域首先提出要重视光学制造技术的人,而且不单单是提出口号,更是在职权范围内逐步推进光学,特别是军用光学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早在50式自动步枪研制之初,他便以枪械附件配套的形势,组建国内第一个枪械瞄准镜课题小组,待到950年,应届毕业大学生即将分配的当口,他更是前往沈城找到总后首长,将这一年各院校光学专业毕业生悉数拉倒白云厂。
  柏毅这个举动若是放在前世,估计白云厂早就人满为患了,可在950年,抛开留校和定向分配的,柏毅满打满算就招来了人,而且还是青华和富旦两所高等学府加在一起的人数,至于其他高等院校根本就没有光学专业这个学科设置。
  所以在950年这个在今后不可或缺的前沿专业,全中国四万万人口中也就能找出这么一丁点系统学习过的人才,这便是当时中国科研领域极度薄弱的缩影!
  但不管怎么样,有人才总比一点基础也没有要强,更何况向总后首长这样的领导始终坚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是以往往都会将该领域最顶尖的人才集中起来攻克一个难关,这在人才、材料和资金极度匮乏的年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是以尽管柏毅找来的人是少了些,但这个顶个都是学校光学专业品学兼优的高材生,于是柏毅以这名高学专业高材生为核心,将枪械瞄准镜课题小组拓展为军事光学仪器课题组,作为一项预研方向归于白云厂技术科领导。
  到了950年0月,柏毅以部分军工技术换取所谓的苏联“废旧钢铁”运抵白云厂后,即刻便以白俄罗斯获得的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光学厂原装光学生产机床为基础,组建白云厂光学仪器分厂。
  只不那时的光学仪器分厂实在是寒酸得紧,除了一堆的机床零部件和十几个技术人员外,就是一见不到50平米的绘图室,连最起码的厂房都没有。
  然而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那名光学专业高材生却什么话也没说,披着大衣,拿着参考书,冒着滴水成冰的严寒,一头就扎进密密匝匝的零件堆里,从最基础的固定螺丝开始研究,而后齿轮,直到传动系统、配电系统乃至整机结构。
  硬是把那令人头皮发麻的光学机床零件一个又一个的组装起来,手冻出了冻疮不要紧,涂上一层猪油就继续干活;感冒发售40度,可口姜糖水立马强打精神借着组装。
  就这样他们这些人连续奋战三个多月,等柏毅第二次从苏联返回白云厂时,光学仪器分厂已经依靠自己的能力组装了四部精密车床、三部磨床、两部铣床、和一个光学材料实验室。
  靠着这些设备,光学仪器分厂已经开始着手仿制德国的蔡司望远镜,其样品的整体性能并不比原版的差多少,以至于随同柏毅来到白云厂的德国专家见了都不禁惊叹,直言中国人创造了奇迹!
  只不过奇迹是奇迹,但跟白云厂的其他车间和分厂一样,对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把握并不强,在技术和工艺方面还显得生涩和笨拙,极度缺乏最核心的生产经验,这些无法弥补的缺陷,待柏毅将西伯利亚的那批德国专家顺利带到白云厂后,方才逐渐弥补起来。
  光学仪器分厂也是一样,尽管柏毅带回来的德国专家中并没有专门从事军用光学仪器的专家,但却有一个曾经供职于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光学公司的车间工艺师。
  他的名字叫做列奥·艾勒格,准确的说他并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只是二战期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所以国籍上被标明为德国。
  此君属于正义感十足的人,当汹涌的苏军冲进施华洛世奇位于维也纳近郊的光学制造工厂搬运机械设备时,其他人都选择沉默,只有艾勒格站出来,指责苏军的行为与纳!粹无异!
  将战胜国的苏联比作纳!粹,简直跟指着苏联人鼻子骂娘没什么区别,于是艾勒格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直接跟着那批拆卸的光学设备一起运往苏联。
  只不过最后设备留在了环境优渥的白俄罗斯,而艾勒格本人却被直接投入西伯利亚集中营。
  本来柏毅对艾勒格这个车间层级的小技术员并不感兴趣,所以规划名单时并没有将艾勒格名字纳进去,但那位深谋远虑的卡尔博士却力主将这个人带上,当柏毅问其原因时,卡尔博士只说了一句话,柏毅二话不说直接打消原来的念头:
  “列奥·艾勒格尽管不是学识渊博的专家,但却是经验丰富的好工人,德国在二战末期所开发的‘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其工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列奥·艾勒格却是为数不多能够掌握整个‘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工艺流程的人……”
  柏毅尽管对光学设备涉猎不多,但却对“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却是知之甚详,要知道这可是前世搞军事装备之人课堂上必学的基础装备,那便是在二战末期德军装备的,堪称夜视鼻祖的“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
  正是靠着这款装备,德军装甲部队得意在夜间所向披靡,杀得东西两线盟军是苦不堪言,直至战后也是不可多得的先进装备,以至于战后美苏两国纷纷仿制,从而形成第一代夜视系统。
  而如今一个能够掌握这套系统生产制造全部工业流程的人就在自己面前,柏毅直觉艾勒格比什么专家都金贵,毕竟专家的理论突出但对生产方面助力并不大,但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制造的艾勒格就不一样,他能直接就脑中的东西毫无阻滞的转化为生产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艾勒格才是柏毅最需要的,因为当下的中国缺的恰恰是生产技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