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挂在月亮上的金腰带
作者:灰头小宝2      更新:2022-06-16 20:44      字数:2889
  老蔡这是诚心要让我猪肉平沦为笑柄了,我那是卫生条例的一个部分吧,光伟正大的东西,然而蔡京竟然在朝廷的官面文书中,用词千古神奇剃毛术这等戏讽刺之词。
  “蔡相公文采不行,提笔不识字。鉴定完毕。”阅读到这里尴尬之际,高方平给予了评价。
  “相公威武霸气。”周围的一群马屁精又开始大喊了。
  继续观看文书:“前有壮举无数,此番于郓城任上大破贼兵七百众,朝廷诸公皆认可此乃我朝为数不多的军事大捷……”
  高方平昏死在地,看起来老蔡的大嘲讽术一开,我小高的进士出身自此有点蒙羞的感觉了。妈的若是只写“于郓城大破贼兵”便是光环了,老蔡写“大破贼兵七百”,然后说乃是为数不多的军事大捷,他这是在把高方平往死里坑,这得让但凡打过胜战的帅臣有多恨高方平呢?
  高方平黑着脸,继续看文书:“再有关于《论土地得失、祸福相依》之说,剖析自然过程,此功在社稷,利于千秋,当为执政官吏效仿学习。朝廷于陛下立场、为天下民生、才尽其用计,授予高方平今科免考,同进士登第。”
  到此这封牛1逼的文书算是完了,再看看格式,还有皇帝签押,以及宰相蔡京的签押。这是一封圣旨。
  从这封圣旨中,高方平读到了一些担忧,皇帝太过托大,依旧太信任蔡京了,以至于蔡京起草后皇帝看也不看就签押了。此点高方平是可以肯定的,赵佶肯定没看内容,否则其他方面皇帝容易被忽悠,言辞上不至于,他要是看了,当然知道蔡京在开大嘲讽术,那便会让蔡京修改。
  然而没办法,赵佶就这德行。他之所以被列为一个大昏君,就是因为这些方面的错误太多,太过信任别人而找不到问题所在。历史上,他身边的大奸贼如此之多,诸如梁师成这些奸贼甚至敢假传圣旨,就是因为赵佶的这些脾气个性。
  其余的没有了,除了同进士登第外,高方平没有获得新的官职,应该是老蔡在搞鬼。这次他们在文书上给的用词是:“今科免考,特赐同进士登第”。意思也就是说,现在高方平还不是进士,今科,那要到后年的时候才考。
  免考,意思就是后年殿试高方平不用去考了。同进士登第,那是在说,得等后年的李纲时静杰他们考了之后,东华门张榜的时候,会有高方平的名字,那时,才有这个传说中的金腰带。
  赵佶作为皇帝,他这么说只是一种俗称的习惯用语,也或许是一时口误,他本身绝对不是要压制小高、等后年才给小高进士身份的意思,但是既然皇帝这么一说了,又因为君无戏言,蔡京一但咬住此点,哪怕皇帝不是这个意思,但他老蔡就是要这么下达朝廷文书,那是谁也拿老蔡没有办法的。
  高方平暗暗叹息一声,坏事啊,要是这事皇帝别口误,现在就直接获得同进士出身的话,今年底再来个大功,明年初的大朝见一总结,张叔夜分分钟就可以把握小高推到知州的位置上了。可惜了。
  当然了,高方平目下已经从六品了,倘若在升,很快就可以换官袍,俗称“脱绿”,也就是说,到一定的品序就不是绿色官袍了。
  在官场,绿色官袍的确是有些没面子的讽刺感觉,很可能那些猥琐人士乐意多看高方平“绿”几年再说。但是这个也急不来,绿就绿了,反正现在基本上头上就没有天花板了,苦熬个几年资历,若是不被他们整倒,迟早是大红袍加身的。
  梁红玉的官还是比高方平大,今次已经升到了正六品昭武校尉。
  在京城最早的传言之中,高方平就是个神,无所不能的神,全部的事都是高方平做的,全部的功劳都是高方平的。但是正式官版文报进京,高方平和时文彬也基本陈述了实情,据实上报了每个人的作用。
  原则上张叔夜对梁红玉小萝莉没多感冒,所以如常对待,但是架不住高俅老爹喜欢小虎头啊,于是高俅专门把梁红玉的事说给陛下听,赵佶也最是喜欢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萝莉,评价为神童,于是金口一开,便给小萝莉升了官位。
  刘光世于郓城攻防战一役立下大功,进官一级,但职司不变,依旧任职保安军麾下的营指挥使。
  史文恭林冲杨志关胜等人全部有功,皆进官一级,鲁达因为是贼配军的身份,不能获得官位,但是继续待罪立功,被高方平委任为营指挥使。
  这次高方平系的人马皆大欢喜。
  对于郓城的主簿和县尉而言,这次是他们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意外之喜。
  这两个棒槌,稀里糊涂的跟着进官一级,为文官系列正九品。
  林冲史文恭刘光世等人进官不稀奇,他们是高方平的嫡系,而且武官进级不难,不用皇帝甚至不用宰相批准,可说,目下就算不得宠的种师道,手里都会有几分空白的告身,填写上名就可以拿去卖官了。
  但是文官系列的晋级尤其难。特别是主簿王勤飞、县尉曾世成这样的本地土著,没有势力没有进士金腰带,因某种契机进入了官员系列,通常来说终身都不会再升一级。事实上就算他们有功,也没有任何的知县会给他们这样的人报功,这几乎是俗成的规矩了。这也是中央特派官员和地方豪强派官员中的摩擦、以及利益的划分。
  所以在这样俗成的潜规则下面,一个中央官员来上任的初期,通常都是比较难的,很难掌握住和地方豪强派官吏间的利益平衡点。
  这些弊端造成了类似王勤飞和曾世成这样的地方官员破罐子破摔、不做事专门扯台的风气成为的大宋的一个弊端。原因是他们有了金饭碗动不了,而又升迁无望,他们吃饱撑了给你中央官员面子,吹捧老爷?他们不会,只会扯台,反正扯了也没什么大的代价。相反做事做再多也没有什么实惠和功劳。
  然而这次这两孙子笑疯了,开香堂感谢上苍,感谢祖宗。作为两条几十年不知升官是什么滋味的坐塘鱼,他们居然在跟着大魔王的时候升官了。
  这让他们的心思热络了起来,感觉大魔王虽然难以伺候,却也有了往后的一线希望。
  不但这两货,就连那个被高方平“放假”的县丞赵思东,那货也不知道目下什么地方醉生梦死,然而他也是郓城的在册官员,这次也一起进官两级,乃是从八品系列。这货之所以进官两级,就是体制的锅了,因为他是正二八经的末科进士出生,中央来的官员。
  当时写给济州的报功文书之上,高方平忘记了郓城有个依旧在领取俸禄的赵思东,所以没写。于是不合格,被时文彬发还重写,要求必须有赵思东的名字,小赵他依旧是郓城的在册官员,既然报王勤飞和曾世成的功劳,也必须有赵思东。
  “你继续放他的假没问题,但是该给的得给人家,他识大体顾大局,当时没留下来给你高方平添乱,不拖后腿,主动让出权利离开,那么套用你高方平的理论不添乱就是功劳,就不能薄待赵思东,否则我济州不认可。”
  是的,老时给高方平的要求就是这样的。
  于是怀着无比的郁闷,主簿王勤飞重新起草文书,添加了赵思东的功劳。王勤飞瞎掰的本领基本和张商英有一拼,还会声会色的描写了一段赵思东在堤坝指挥抗灾的场面,然后就是高方平签押,上交济州,时文彬看后大为高兴,于是批了,签押之后直接以济州名誉转发中枢。
  其后,高方平有过召回赵思东的打算,因为如今高方平在郓城威严日浓,也基本结束了和王勤飞曾世成的斗智斗勇,可以开始调教赵思东了。
  然而让小赵回来的提议,县尉曾世成和主簿王勤飞说死不干。
  县尉说,那就是个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的棒槌书生,没有他在郓城才安稳。
  王勤飞说:让那孙子继续放假,别来添乱,大不了他的俸禄老朽支付云云。
  高方平无可无不可,也就没有多说了。之后主簿王勤飞以县衙的名誉写信给赵思东,责令小赵继续放假,若不来添乱,除了官俸,县衙的额外福利可以拿双份,若是回来添乱那后果很严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