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兄弟厚望
作者:
府天 更新:2022-06-17 00:33 字数:4388
第八百九十三章 兄弟厚望
人们还未从弘文阁的第一场激辩中回过神,月中的第二次弘文阁经筵就开始了,正是望日后的第三天,如此一来,每月两次的经筵和朔望日大朝都能错开。尽管有不少固执的饱学鸿儒们对于把讲学的场所变成辩论的地方颇有不满,但那些平日以给天子讲学为荣的翰林院和左右春坊的学士们,如今的心思也放在了另外一边。
学问做得再好,可也不比在这种经世致用的大条条框框上摆出自己的能耐来,保不准真能让天子青眼相加,一举入了内阁。想当初,无论杨士奇杨荣等人,还是杜桢,之所以能入阁,哪里又是真凭了资历?这是唯一能抹平资历这一道关卡的机会,因而谁也不肯错过。
这些人力求出头,大佬们也不得不着重关注这么一个会影响皇帝政见的制度。而张越却没有参加弘文阁的第二次经筵,因为眼下他忙得很。此次还是讨论上回未决的三条,要说真能讨论出什么新鲜的观点也未必可知,所以他打发了部里的两个司官去看热闹,剩下的人则是全都被他留了下来,和此前刚刚通过廷推而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的许廓一道参详事情。
除了必要处理的兵部事务之外,军户制度该怎么一步步改,怎么把武举法融入其中,怎么尽量少侵占勋贵和世袭军官的利益,怎么让这些人的利益点放到其他地方去,这全都是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军器局和兵仗局这一外一内的两个军器监造部门该如何整合,如何说服工部和内官在这两个部门上头和自己这边步调一致。还有,万世节刚刚从奴儿干都司送回了紧急公文,除却例行汇报之外,还说了归期,但更重要的却是说,那边苦寒,驻军兵器又常常和当地人发生小规模摩擦,损耗严重,恐怕又得换兵器了。
奴儿干都司是因为打仗需要换兵器,但天下其他卫所呢?如今承平日久,那些深藏库中的兵器会不会像兵仗局的那些东西一样,锈蚀不堪使用?
所以,兵部虽说填补了人手,张越又多了许廓这么个爽朗的老人分担压力,但他仍然是很忙,非常忙,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值宿也有了别人分担,他睡衙门的次数少了许多。这一日白天听了弘文阁那边激辩的结果,又得知胡濙总算是在官员俸禄上的问题上让了步,晚上回家之后他就笑呵呵地抱着儿子打了个圈,到了杜绾那儿时,又得知南京那边有了几封信来。
尽管家中有杜绾和琥珀帮忙处置信件,回信也多半是杜绾代笔,可但凡重要的人,张越还是会亲自看一遍信,然后向杜绾口授大意,这一回也并不例外。如今杜绾有孕在身不方便,又因为张越的吩咐,因而她常常把静官叫到身前,一面口述一面看着人写。一个月下来,小家伙的笔力比从前长进了许多,写完信之后问的问题也多了。
这会儿张越看着赵羾的信,突然头也不回地问道:“绾妹,按照时间,他写这信的时候,应当我那封信还没送到吧?”
“应该没送到,南京到北京怎么说也有千多里路,不是那么快的。”杜绾见张越在看信,便放下了手中孙氏反复交代一定要吃的滋补汤,又问道,“我看赵尚书的意思,应当是想要谋尚书的位子,如今兵部暂且不说,刑部的人选却还没有定下来,户部虽是让胡尚书兼理,实质上也是没有尚书,他在南京坐不住也是正理。”
“相比之下,他就不如李庆尚书敏锐。皇上不比其他人,如果真要用人,绝不会把人撂在南京三四年,早就召回京起复了,比如说胡尚书。若是他接到我的信,应当就能息了这心思,要知道,南京都察院才刚有人告他怠纵。金尚书多少年的老臣了,因为这个罪名不得不黯然致仕,更何况是他?”
“那这信回的时候,便含糊些吧。你上次才说过,看皇上的意思,刑部未必就会立刻派人,户部繁杂,黄尚书年纪大了,未必就一定是真管部务。就连你这兵部也是没个尚书。”
杜绾虽然没往下说,但张越自个知道,这事情还真是这么回事。永乐那二十多年,六部的尚书侍郎几乎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变动,现如今看到那么多缺口人人争先,杨士奇又劝着宁缺毋滥,皇帝瞧着郭琎战战兢兢的样子,只怕是越发不会轻易许人了。
“就这么办吧。”张越点了点头,随即又加了一句,“赵尚书为人稍显急躁,你还是让静官代笔,在信上做好记号。还有,你身子不利落,又得管着外头的诗,不如在家里头再挑两个稳当的女孩子教导,这些天让琥珀多分担一些。家务则让菁丫头和秋痕去管,免得伤神。”
夫妻俩深有默契,商议定了这些事情之后,便一如往日那般各去歇息。忖度傍晚回来的时候下起了大雪,朱瞻基又早以体恤大臣为由定下了雨雪免朝,张越便想着明日张起动身去辽东都司,他又请了假去送上一程,如此就可以名正言顺晚起了。合上眼睛的时候还想着可以难得睡一个囫囵觉,可早上才过寅时,他早已习惯的生物钟就自动发挥了作用,竟是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没等身边的琥珀说上两句什么,他就听到了突然传来的哭声。
“是四儿在哭?”
琥珀也连忙支撑着坐了起来,披了件衣裳下床趿拉了鞋子要往外走,临到门边方才扭头看了张越一眼,这才笑道:“还小呢,自然是爱哭,我去看看就好。”
“要是不哭了,把孩子抱来我瞧瞧。”
这话自然是很快就实现了,没过多久,张越手中就多了个襁褓。他抱过儿子抱过女儿,对这等哄孩子的勾当自然熟悉得很,逗了片刻见到小女儿一咧嘴,便当是笑了,忍不住轻轻点了点那肉嘟嘟的嘴唇。玩闹了一阵子,他的倦意反而是起来了,等琥珀把孩子抱走之后不多久就合上了眼睛,不知道过了多久才觉得有人在使劲推着自己。
“爹,再不走就送不上二伯了!”
张越这才勉强睁开了眼睛,随即却又眯缝了眼睛,透过那厚厚的高丽纸,他这才感觉到天已经是大亮了,而床边上站着的竟然是三三。支撑着坐起身来,他又使劲揉了揉两边太阳穴,这才伸了个懒腰,随即才想起女儿是怎么闯进来的。板起脸问了一句,他才知道自己睡得死死的,丫头怎么叫也叫不醒,原本是静官自告奋勇进来叫人,结果却被三三抢了先。
既是起来了,很快就有人来服侍梳洗,等到一出门,张越除了看到满院子白茫茫一片,还瞧见静官正眨巴着眼睛看自己,顿时没好气地冲儿子瞪了一眼。一路出去,他就得知昨日张起已经来过家里向父母辞别,所以今天长辈们便不会前去相送,此时张倬出门办事,孙氏去了英国公园,早传话说免了晨安,杜绾又让琥珀晚些叫起,所以才任由他一夜好睡。
用过早饭,张越穿上了避雪的衣裳,旋即匆匆出门。如今已经是二月了,论理已经过了冬,天气却突然骤冷,民间多有传言说是倒春寒,各家小儿都怕染了时气,平日鲜少出门。张起这几日在亲友那儿都已经道了别,又谢绝了晚辈子侄相送,所以今天去送的都是同辈。张越原本倒是想坐车避避风的,但张起坚持骑马,他拗不过这位二哥,只得和张赳一块骑了马,等一行人到了德胜门时,却见到天赐和几个随从迎了上来。
张越连忙策马迎了上去,张起更是抢先问道:“你怎么没去上学?昨日我不是对大伯娘说了吗,这么冷的天,你就不用去送了!”
天赐笑吟吟地向几位堂兄行了礼,这才解释道:“娘说了,我是弟弟,起二哥这次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不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上学的事我昨天就向先生和学里请了假,静官也是知道的,他没告诉你们?”
这个混小子,倒是挺会帮着瞒!
暗自在心里骂了一句自家那个大胆的小子,张越又看了看天赐的打扮。见他在平日的大袄之外还裹着厚厚的大氅,腿上护膝长靴一应俱全,身形看着也壮硕,反倒是比一旁的张赳看着结实,也就没说什么。果然,他正想着这念头,张赳就使劲打了个喷嚏,随即拿着细纸一张张醒鼻子,好容易忙活完了,这才朝众人尴尬地一笑。
张超此行总共带了十几个人,忖度辽东路远,全都是精壮家丁家将,别无一个女眷,骡车箱笼里也多半是御寒衣物等等,准备得异常简单。送到德胜门外几里的驿道处,张起便拦着了还要继续相送的弟弟们,因笑道:“就到这里吧,自家兄弟,又不是送得越远越能显出情分来。辽东那边的情形我都打听过,就是冷一些,其余的也没什么。对了,三弟,你这个兵部的主官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说什么吩咐,存心寒碜我是不是?难道你没到兵部去办过关领上任?”张越看到张起跳下马来活动了一下腿脚,也跳下了马来,又去扶了张赳下马,这才会合了天赐一块上前,又说道,“如今辽东平静得很,以前还有倭寇,眼下日本南北不合,按理是不敢来犯的,但也难保有些人穷疯了。只不过,你到了辽东都司之后,需得留心一下北边的情形。辽东以北有朵颜三卫,有女真,虽说如今都还恭顺,但未必将来一直是如此。还有,不妨去金州卫查看查看。那边靠海,不知道可否停靠海船,如果可以,日后在海运上头可以加强,也可以吸引商人过去。一条运河疏通了,运河两岸立刻富庶,若是海运经营得好,也是如此。”
张越既如此说,张起自然是牢牢记在了心里,嘴上又取笑张越时时刻刻惦记着那些大事,就知道压榨自家兄弟。他素来是豪爽人,站着又说了几句,拍了拍张赳和天赐便一跃上马,最后方才摆了摆手。
眼见一行人策马呼啸而去,张越不禁吐出了一口气,空气中顿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白雾。这时候,刚刚就冻得浑身发僵的张赳终于回过神来,使劲跳了两下跺了几记脚,这才凑了过来:“三哥,金州卫那边真有那么要紧?”
“不是金州卫要紧,而是此去辽东路途虽说不远,可口粮等等若是经陆路运送,一路上的运送费用就极其可观,所以辽东素来驻兵不多。就是奴儿干都司,孤垂东北,说是羁縻邻近各部,可真正说起来,才多少兵?而且大多还都是屯田的。”
这些话张赳还听得懂一些,天赐却是只有瞪眼睛的份。他在学堂里学的是四书五经,和梁楘学的是史记和战国策,家里张辅也不时讲解些兵法,但这些道理却还是头一次听闻。而张越看到他在旁边听得仔细,于是也索性把人拉了过来。
“所以,历来朝廷派人前去巡查奴儿干都司,都是从天津坐海船去。天津原本就是漕河重地,若是一并开海,从东南到东北,这条海路线就通了。海船不但可以运粮,还可以运送各种货物,如此一来,辽东各地仰仗海运补给,就是女真和兀良哈那边也是如此。我是想着,用惯了好东西享惯了福,打仗的本事少不得渐渐搁置下来。当然,也得防备着女真人造船下海,所以神威舰还是得造着备用,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刚刚出来是张越就让张赳备了马车,此时他也不想在风地里再吹着寒风说道这些,于是兄弟三个就回转了马车上。这马车是多年的老物件了,花梨木车厢上头的包浆幽光沉静,再加上外头一连三层的毛毡棉布油毡,再刷着一层桐油,放下厚厚的帘子之后,寒风尽皆隔绝在外。用手炉暖了冻僵的手之后,张越就又抬起头看着张赳和天赐。
“如今是太平盛世,也是一大转折。若是一件件大事都能稳妥得办成了,那么,几十年之内无饥馁便不是奢望。你们一个正当盛年,一个也已经不小了,平日里多多留心,多多预备。尤其是天赐,小小年纪武艺就得皇上嘉奖,在这方面能耐足够了,我知道你和你侄儿素来交好,你们两个人多历练历练,以后有的是做大事的时候。”
天赐只知道父母教导过,但凡张越说的准没错,于是使劲点了点头。在车轱辘声中回到了城里,眼看着张越要跳下车去,他突然开口叫了一声。
“越三哥,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张三哥,我昨天无意中看见方山长和人说话,后来才知道那是方山长的大哥,说是后日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