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横在通江的日子第24章 跳楼的男人
作者:十二桃      更新:2021-02-03 12:24      字数:9631
  在据林业大酒店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一条解放南路。解放南路这一片属于通江县人口中的南城,也就是所谓的老城。据说解放前通江县城也就是如今的南城这一块。因此,如今在南城还有所谓东门、南门、北门,西门的叫法。
  解放南路是比较官方的说法,县城的大多数老百姓都喜欢依旧称为南门路。
  南门路上和整个南城一样看起来有些破旧不堪。只是南门路却是如今通江南城比较繁华的路段。或者说繁华并不合适,准确的应该说人流量比较大。
  大约十来年前,在国内不少大都市里开始流行怀旧情结,因此有些饭店不叫饭店,硬要改成饭馆,而且还有一家饭店店名就叫**食堂,据说大火特火了一把。
  通江人民也不甘落后,于是,不久在南门路上就开了一家饭馆----南门大食堂。通江老百姓和中国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没啥区别,也喜欢跟风、喜欢扎推,因此很快南门路上就开起了一堆的饭店。而且都是诸如老知青饭馆、知青餐厅、知青大食堂、知青村、新农庄、第五生产队等一系列带着明显时代气息怀旧气氛浓厚的店名。可也许是通江老百姓钱袋子不丰厚决定了没有太充足的资本去怀旧的原因,总之几年下来,并没有出现大火热火的现象。
  反而是因为饭店扎堆,竞争得厉害,这里的菜价水平逐渐被拉到了大排档一个档次。只是这档次一下来。生意倒是立刻好了起来。周六周日不说,就是平日里,每到吃饭正点时间,这里几乎都是家家饭店满座。
  利润虽不高,但起码看起来红红火火,薄利多销,几年下来,倒也没有看见哪家做不下去。因此时间长了,南门路上倒是越发热闹起来。
  此刻正值饭点时间。
  元旦乃是国家法定假日,再加上这个冬天的天晨。天气也还温暖,所以逛街地人群自然是比往日里成几何倍数增加。
  通江县城不大,南门路的饮食经济实惠,而且至少都是七八年的老店了。味道不说都绝了,最起码很过的去。
  因此,今天南门路上的人那真是海了去!
  “就这家吧!”一路走来。唐德顺指着“知青大食堂”说道。
  “好。”白小天答应一声,打头走了过去。
  大排挡的价位自然也是大排挡的待遇,知青大食堂和南门路上的其他饭店一样,饭桌安排的相当紧凑。大概因为今天天气良好,所以店门外的人行道上也摆了好几桌。
  想要振兴通江,凭借白小天地财力倒是够了。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而且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做生意他不行。所以三天前他打电话给了半个月前已经回深州的唐贝,好说歹说的让她说动了唐德顺来通江考察。
  通江这地方虽然唐德顺没有来过,但是如今网络发达,大多数的信息都不用费多大地功夫就能了解个七七八八。通江要资源没矿产,要人才没一所大学。要交通不是枢纽,一个内陆的小县城,如果是别人的邀请,除非他脑子坏了,唐德顺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不过,白小天这个凌家私生子提出的要求,唐德顺自然还是要仔细的考虑一下的。
  而唐德顺很有些搞不明白的是凌家虽然家大业大,尤其是在海外更是根深叶茂,可似乎没听说过凌家有人在仕途上发展的呀!当然如果说到了凌家这样的地步,和国内政治没有一点关系。他是不相信地。可是有关系。甚至有利益代言人与凌家人直接参加政治角逐那是完全的两回事。
  这二十多年来、私营业主、一批批先富起来的幸运儿虽然政治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顶多也就是一个议政的权利。直接参政显然是一个大家都顾忌的命题。
  像凌家这样有强大经济背景地子弟一旦踏入仕途。只要不是有人故意打压,即便是从基层干起,在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只要家族一般性的支持,想要出政绩实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了。随着他的官位晋升,必将得到更多的来自家族的支持。只要不犯原则性的致命错误,不说扶摇直上几万里吧,二、三十年间升到省部级想来并不会是个神话。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家族。这是那些官员,哪怕有些枝枝蔓蔓地关系得官员没有办法竞争地过的。
  这种事情,中央地头头脑脑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发生。否则,有一就有二,那要不了几十年,那政府的话语权只怕就得的被这些经济大鳄们完全把持了。
  因此唐德顺估计政府高层和象凌家这样的豪门大鳄在这方面定然是有默契的。而白小天虽然仅仅是凌家的私生子,但既然连唐贝都能知道他的身份,那政府有关部门定然也是知道的。那么白小天在通江出任政法委书记,到底只是玩票性质还是已经得到政府发面的默许?
  如果仅仅是玩票性质,那么唐德顺即便支持,也只是象征性的有限支持。可如果是得到了政府方面的默许,白小天以后准备就在政界发展了,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这白小天显然就是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啊。
  唐德顺以前做生意都不怎么喜欢和政府直接打交道,那是因为他深知象他这样没有什么背景的民营企业家实在是没有能力抵抗政治的漩涡。钱虽然好赚,但一旦压错了宝,那说不定把自己都要赔进去。所以他宁愿钱赚少点。但稳当,踏实。可要真能靠上一个超级深水大码头,谁又会拒绝呢?
  白小天自然不知道一个邀请唐德顺转了这么多念头。隔了一天,见唐德顺没反应。又打电话找上门去,说道:唐叔,就算不投资,来聚聚也是好的嘛。通江虽然没什么矿产资源,但山清水秀,就当元旦旅游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唐德顺自然没法再拒绝了。于是他来了。而唐贝也跟着来了。
  其实唐贝的心很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她没想到她当初临时编地一个谎言,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困惑。现在为了维护那个谎言,她不得不不停的编制谎言。
  虽然唐德顺没有对于白小天的身世有太多的疑惑,和进一步的追问。可唐贝还是不安的很。她不知道如果唐德顺见到了白父、白母谎言会不会被戳穿?尽管唐德顺应该不至于去问白父、白母,他们是不是白小天的养父母这样唐突的问题。但唐贝还是带着一颗忐忑心再次踏上了通江的土地。
  从深州到通江走高速地也不过九个小时,不过唐德顺还是选择了火车。而且随身只带了唐贝。摆出一副真的像来旅游的样子。当然白小天对此是不会在意的。他不相信自己提出地优惠条件不足以打动唐德顺,所以早晨接到他们之后,到现在为止闭口一句不谈投资的事情。
  这倒是让唐德顺心里有点佩服:两个多月前他们还见过,那个时候小伙子还是很毛躁的嘛。难道说官场真地这么能锻炼人?
  在宾馆安顿后,唐德顺就提议四处走走。他们父女虽然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可是买的是软卧。实际上也就是在火车上睡了一觉,对于经常旅途奔走的唐德顺来说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
  一个月来有好几次通江电视台提出要采访都被白小天坚决拒绝了。就是那些不得不拍摄的公开场合。他也要求镜头不要对准他。这就使得白小天上任一个月了,却从没在通江新闻中露过脸。尽管对于一个政法委副书记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太过稀奇,但对于他这样一位频频高调出击实际主持政法委工作的政法委副书记来说,这样的举动还是很有些让人纳闷不解地。
  因为尽管如今的县领导除了一、二把手大多数倒也没有前几年那样太过纠结在县电视台的出镜率。但在媒体面前如此低调,在工作中却又如此高调,还是让许多人对于白小天古怪的脾气难以理解。只是对此,通江县也流传开了二楞子书记有镜头恐惧症的传言。
  可即便如此,如今在通江不认地他这张脸的还真不多了。为此,白小天特地戴了副宽边黑框平光眼镜,然后头上又戴了顶像马桶盖似的假发。看起来整个人按白无极的话说就是乡土气息非常浓厚。而且他又把身高缩了那么两公分,这样一来,整个身体也略微胖了一些。不是十分熟悉的人盯着他的脸看,想要认出来还真有点难度。
  按白无极的话说。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原本他的那副样子虽然还是有些大众化,但是多多少少带了点杀气。不过他自己这么一弄。比之白无极最初见到他第一面的形象还要挫地多。
  挫就挫吧!只要不被人家认出来就行。
  事实上效果确实很好。从火车上出来后打地,尽管白小天说的是通江本地话,但那位地士大佬硬是从通江经南城绕了一个大弯,才来到了通江宾馆。为此的士费多要了十块钱。看来的确很挫。
  不过,白小天今天心情好。没和他计较。那位司机喜滋滋的把车开走后,自然也没想到,五天后通江的哥们迎来了针对的士行业不正之风的专项整顿。
  通江县城实在不大,因此白小天带着唐家父女、沿着通水河一路溜溜达达正好在饭点时间来到了南门路上。
  要说知青大食堂和一般饭店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店里放的歌曲清一色的都是文革中的时代歌曲。白小天的父母虽然中学毕业时正是文革的最后两年,没有成为知青,可是对于那段岁月一样有着深深的记忆。他们地哥哥、姐姐可都曾是下放的知青。所以白父、白母也曾经来过几次南门街。所以尽管白小天没有在这里吃过饭,却还是知道播放知青歌曲、革命样板戏几乎是这里各家饭店的公共娱乐项目。
  这可不。还没进店门就听到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
  祖国祖国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建设的更富强!
  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
  革命地青年志在四方!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白小天和唐贝虽然感觉有些新奇,但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倒是唐德顺很有些兴致勃勃。
  店里的顾客不少,不过还好,恰好还有一空桌。
  三人才坐下。白小天就笑着问道:“唐叔,你也是知青。”
  “如果当年没有逃港的话,会是吧!”唐德顺笑了笑,很是感慨:“虽然没有做过知青。但这歌一样听着耳熟,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候刚逃到香港。我在工地上作地盘工。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一天只有四件事,吃饭、干活、睡觉、上厕所……”
  “爸!”唐贝一声长长地拉腔直接把唐德顺的话打断了:“你不要说什么话都能把话题引到你的奋斗史上去好不好。编成了书,还不够,现在还要逢人就讲几遍。”
  顺风公司虽然在唐德顺如今地企业中算不得最起眼的,但却是他正儿八经的办的第一个企业,再之前。他只有一家雇了两个人的木器作坊。
  十年前,大陆开始兴起出书热,尤其是名人爱出回忆录。唐德顺也赶了回时髦。出了本《顺风成长史》。说是顺风成长史,其实就是他唐德顺的奋斗和发家史。当然了,里面有多少真实性。大概也只有他本人最清楚。
  一口气印了三万本。当然这书肯定是卖不出的。唐德顺自然也没自大到认为自己这书还能赚钱。所以基本上都是送。所有地商业伙伴、朋友、亲戚、统统友情大派送。而且规定凡是他旗下的员工,入职第一天,这本书肯定是要发的。
  因此白小天当年也是得过一本的。而且他入职半年后,还听说当时人事部经理的姚光良还曾经提议要把《顺风成长史》上地内容当成企业文化来考,成绩和奖金挂钩。为此,那段时间许多员工强打起精神认真阅读《顺风成长史》,那时的白小天自然也是其中一员。还好这个拍马屁折腾员工的行为没有被唐德顺批准。所以说白小天对于唐德顺的奋斗史还是很清楚的。当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顺风成长史》没有掩耳盗铃、自吹自擂的成分。
  “有什么办法,人老了嘛。”唐德顺轻轻的敲着桌面:“闺女都这么大了,我能不老嘛。我现在也没啥想头,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带着外孙逛公园。享享弄孙之乐哦。”
  说话的时候。他还不时的用眼睛瞟瞟白小天。
  “爸。”
  “有什么好害羞的?弄孙之乐,天伦之乐嘛。”说着唐德顺从白小天手中拿过菜谱:“看看有啥好吃地?”
  知青大食堂地菜的确不贵。这里地菜分为荤素两种。素菜有三种价格五块、六块、七块。而荤菜最低的八块,最贵的则是二十块。而且学着广东那边的习惯,免费送例汤。
  唐德顺对于吃倒也没有太大的讲究,早年间他是不能吃辣的,不过大概因为第二个太太是湖南人的缘故,如今倒是无辣不欢了。
  清炒藕片、空心菜、雪里蕻炒肉、酸菜肚丝、香干牛肉、家乡豆腐、蚂蚁上树。点了两素、五荤除了头前的两个素菜外,其他五个菜按照通江大排档的习惯那都是大把的干辣椒。
  不过也怪不得饭店。因为人家问了是要微辣还是辣,结果唐大老板豪气干云的说道:“辣,我是无辣不欢哦。现在天冷,吃辣点有好处。”
  白小天自然不会发表什么反对意见。
  知青大食堂的另一特色就是盛菜地都是那种十几年前老百姓家里最常见的蓝边粗瓷大碗。甚至有不少还微微有些缺口。不过,似乎缺口都微微做过一些处理。而顾客用的饭碗则是没有发现一只有缺口的,显然这是店家故意为之的。倒是很有几番食堂的味道。
  这顿饭吃的唐德顺是全身是汗,辣的他连要了两瓶矿泉水。只是他一边喊着真是辣死人不要命,另一边却时不时地说道好吃、好吃。
  味道确实不错,要说缺点嘛,大概就只有口味稍稍重了点。不过,口味重就是大排档的特色!而且这价钱也不贵,分量也相当足。
  因为白小天不喝酒,所以三个人都没要酒。如果单是吃饭的话。其实要三个菜早就足够了。结果要了七个菜,尽管味道也不错,大家吃地都很努力,但最后菜还是剩了大半。就这样也不过花了六十九块钱。这其中还包括了八碗饭的八块钱。确实便宜啊。
  白小天心里就琢磨开了。如果南门路能购保持这个特点,将来发展成为通江的小吃一条街或者大排档一条街其实也不错。之所以这么多年了,南门路始终没有大发展。表面上看是店家有点多,但实际上还是因为通江的经济发展缓慢,而且流通人口太少。毕竟常住人口成天下馆子地还是少。不过这以后通江发展起来了,象南城这边的老街要是全部拆掉,倒也有些可惜了。
  “想什么呢?”唐贝看见他停了筷子半天问道。
  “怎么都停了。唐叔,好吃你就多吃点嘛。”
  “还吃啊,我肚子都圆了。”唐德顺拍了拍他的肚子。
  唐贝笑道:“你倒会算计。几十块钱就想把我们打发了。”
  白小天正想笑着说几句笑话,就听得饭店门外“嘭”地一声响。
  然后是“劈里啪拉、乒乒乓乓、稀里哗啦”然后是“啊”的尖叫,还有好几个男人的国骂声。
  白小天顺声望去,原来是有个男人从楼上跳下来了。因为门前的人行道上还摆着好几桌呢,结果那男人一跳。正落在了饭桌当中。
  饭桌轰然倒坍。
  四名正吃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都被吓了一大跳不算,身上还被飞溅了不少菜汁。而边上的几个顾客也受到了影响。
  顿时骂声四起。也是,饭吃得好好的,忽然天上落下个人来,虽然人没有被砸到,但砸翻了桌子,砸烂了碗碗碟碟、砸倒了菜菜汤汤,也怪不得人义愤填膺。
  有人大叫:“老板。”
  而有两个小伙子则上前就揪住那名正趴在已经破碎地桌面上,身上飞满菜汁的男人:“你***神经病啊。”
  本来趴在那里呻吟的男人猛地一下将两个小伙子推开了。然后双手胡乱挥舞着:“我不是神经病、我不是神经病!”他一边挥舞着。一边就要起身,可惜才站起来就哎哟一声。又坐在了桌面上,看样子大概是腿受了伤。
  “老板娘,这怎么办啊?”这时那桌饭桌被砸翻的两个男人中地一个冲到了正在记录一桌客顾客菜单的老板娘身前。
  “作孽啊。”老板娘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然后抬起头大声说道:“免费。实在对不起啊。麻烦你们等一下,我们重上一桌,免费,好吧!”
  毕竟这事时说起来饭店虽然有责任,不应该把饭桌摆到人行道上去,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事,可是即便如此,饭店也没有太大的责任。
  知青大食堂能痛快地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谁都知道他们的生意看起来不错,但利润并不高。
  而老板娘又冲着外面喊道:“各位,实在是对不起啊。受惊了、受惊了。全部八折、八折。”
  来这里吃饭的也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听老板娘这么一说,虽然有几个衣服上溅了几滴菜汁,还有点气愤,可看那跳楼的家伙。状似疯狂的模样,想想还是别惹事吧!谁知道他跳楼除了伤到了腿还伤到了别地什么地方,要是争执起来,一个搞不好,被赖上了,那可真是被窦娥还冤。
  而且这家伙既然跳楼,不知道是不是想自杀。遭惹这种不想活的人,那真是自找麻烦。
  所以刚才冲上去要扭打跳楼男子的两个男人都被他们地朋友劝住了,只是嘴里还在不停地骂着:“神经病,要死跳大桥去。别在这祸害人!”
  那个找老板娘说理的男人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重做一桌好了,钱我们照付。不过我们要移到里面来。”
  “行,没问题。就那边吧。”说着老板娘指了一下,白小天边上地一桌。那桌已经吃完了。正在买单。这种大排档里又是饭点,没人会在买单后还留下来聊天的。
  “行。”男人点了点头,然后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顺口问道:“那男人怎么回事?真是神经病啊!”
  老板娘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可怜人啊,好好的一个人硬是被送到神经病医院去,不是神经病这也快是神经病了。”
  “啊。还有这种事啊?”男人嘴巴张的老大,一副不可思议地样子。
  “有什么稀奇的,他老婆勾上了赵老疤……”老板娘话还没说完,头上就挨了一巴掌:“你个死婆娘。不说闲话,你会死啊!想死一个人去,别捎上我和你儿子好不好。”
  说话的是老板,头发有些花白,黑黑瘦瘦的。看起来有六十了,不过精神很旺盛地样子。
  老板娘什么话也不说了,低着头向厨房那边走去了。
  而那个男人脸上有些尴尬,也不再问了,转身就向服务员正在收拾的白小天的邻桌走去。
  白小天耳目可是灵地很,这些话他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听老板娘的意思,这里面有冤情。他虽然没想过要拯救世界,不过在答应萧峰出任政法委副书记的时候,就下过决心。世界上的不平虽然铲不完,但是铲一件总是少一件。既然为官一任。虽然不一定能够让通江一定变得如何如何好,但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变坏。
  不过白小天上任了一个多月之后却也知道。虽然他很强势,但是也不能不讲道理。如今这事原委他还弄不明白,所以不能贸然因为老板娘的一句话就站出来。还是再看看再说。
  因此本来他们都已经准备走了,结果白小天重新拿起筷子,又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唐家父女俩倒也没说什么。
  白小天的决定还是很正确地。
  看来除了老板娘以外,认识跳楼男子的人知道他的事的人还真是不少。白小天此刻就听到了好几桌客人对他的议论。
  原来跳楼地男人叫钱庆安。是本县平安镇人。平安在通江县是第二大镇,仅次与通江县城,离通江县城三十公里。因为平安镇离省城南都很近。甚至文革前,有段时间平安镇还是属于南都市管辖的。这里交通便利,三条铁路交叉路过,商贾云集,是区域性货物集散之地,更是有志商业大展拳脚的理想场所。
  改革开放以后,平安镇的优势就更明显了,比通江县城发展快多了。因此,一直有人提议要把县城搬到平安镇去。只不过,当时云江地委认为太过劳命伤财了。没有批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还有这样的提议。
  钱庆安,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是经商却很早。八十年代初期就在镇上开了家杂货店。他不怕吃苦,待人和气,而且特别诚实,买卖公平,不少斤短两。不久就在平安镇上赢得了蛮好的声誉。平安镇不大,因此好多的顾客宁愿多走些路也要到他的店里买东西。
  而虽然他只是小学毕业,为人却也爱琢磨。之后他不仅坚持服务周到,卖东西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外,还不时的在赶集的时候拿一些酱油啊、烟阿、盐啊之类地商品做个略高于甚至有时候平本出售来揽客。虽然他并不懂得什么叫做促销,但他地生意却渐渐的火了起来,并且愈来愈红火。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在看到镇上连续开了好几家杂货店之后,深思熟虑后觉地卖杂货虽然现在看起来不错,但是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自己那些小窍门用不了多久,人家店里也都会学去。继续干下去,生意只能越来越差,虽然只要自己勤快一点,糊口是没有问题,但是想要再像以前那样赚钱肯定是不可能了。
  最终他决定把杂货店卖了,转而干沙场。没想到这一来二去的渐渐的做出了些名气。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平安镇虽然地理条件比通江县城要好,但县城就是县城。占了县委县政府驻地的优势,通江县的发展慢慢超过了平安镇。于是钱庆安就把生意主要转到了县城,不久走关系把户口迁到了县城。
  可惜建材这一行水深的很。尤其是通江县,几个大包工头那都是有背景的。特别是。此人虽然年轻,但混混出身。仗着父亲是派出所所长。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了建材。大收保护费。搞了些钱之后,干脆自己做了包工头。
  他找上门去,那些建材老板不敢不把货卖给他,低价不说,他还经常赊账。时间一长,谁也受不了。钱庆安实在受不了,于是就上告了。没想到这一告。彻底惹祸了。不但款没要回来,反倒是赵大有变本加厉三天两头的还要来赊账,不给就打人。最后实在钱庆安实在受不了了,咬咬牙认栽了干脆把沙场关了。学时髦开了个小超市。结果赵大有还是不肯放过他。不是派人偷东西,就是捣乱。一次争执中更是打伤了他三根肋骨。
  伤好了后。他把小超市也转了。他也不敢在县城待了,回了老家。
  休息了几年之后在老家平安镇他开了个饼店,生意倒还过得去。不久他遇见了他现在的老婆,夏雨燕。比他小二十岁地夏雨燕在他的饼店里打工,一来二去的两人好上了,最终钱庆安离婚再娶了夏雨燕。
  夏雨燕家就是通江县城的。结婚后不久,她觉得平安镇那地方始终比不上县城。而钱庆安也打听到赵大有虽说现在生意做大了,但是他地那个所长老爹不但退休了而且中风去世了。最重要的是事情过去好几年了。自己也不去遭惹他,而且自己现在也不敢建筑这一行,应该没啥问题吧?
  于是他特意找了关系说合。赵大有倒是一口应了。说是以前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而且赵大有还说了他还欠两万块钱呢。一并还给他,不过也要钱庆安把欠条还了。
  所谓地欠条就是当年沙场的赊账的欠款。前前后后八万块钱都不止。可是钱庆安就没想到这钱能要的回来,能拿回来两万就两万吧!
  于是双方就吃了顿和好酒。钱庆安怎么也没想到,这酒一喝,喝出了祸事。他的夏雨燕和赵大有看对眼了。之后,不久钱庆安在通江县城又开了一家饼店的分店。然后自己和老婆也搬到了县城。他没想到的是夏雨燕不久就和赵大有勾搭上了。
  这事情维持了半年多,终于被钱庆安知道了。钱庆安知道自己斗不过赵大有,可不但被戴了绿帽子而且还是被仇人戴了,他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于是痛打了夏雨燕一顿,然后宣布要离婚。
  他万万没有想到地是第二天,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闯进家里,然后强行把他带走,并送入了位于通江西郊的精神病医院。他声称自己没有神经病,可是没有用。因为因为医院里拿出一份云江市第一医院精神科诊断他患有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的病历。同时还出具他妻子夏雨燕的委托书。钱庆安挣扎可是院方还强制性给他喂了精神病药。
  然后,他就在医院里被强行治疗了整整九个月。他出院了。而之所以能出院。那是因为他不得不主动提出了离婚,并愿意将平安镇和县城里地两家饼店转给夏雨燕,此外还有三十万存款以及在通江的一条三室两厅的房子也同时转到夏雨燕的名下。
  出来之后,他自然不能吃这哑巴亏。于是上告。可没想到的是县信访办那边直接通知了精神病医院。于是他被鉴定为精神病复发。他不敢反抗,安安静静的被治疗了半年后,再次出院了。
  他也打听到那赵大有的妹妹赵少敏和县委书记陶大为关系暧昧。而陶大为曾经是省长唐健的秘书。
  本来他也彻底死心了。准备把通江这边的还有一套一室一厅的二手房卖掉,就回老家平安镇,县城他是再也不敢待,也再也不敢来了。
  他地那套房子本来就是套二手房,就在“知青大食堂”所在地楼房的三楼。五天前,他在“知青大食堂”吃饭。老板娘看他可怜,于是多了句嘴,说道:“如今地通江可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二楞子书记坐镇,你还怕告不赢吗?”
  钱庆安心理自然是不甘心的。因此打听到白小天的关荣事迹后,他咬咬牙,决定最后一搏,而且给政法委写了信之后,不管有没有用,他都立刻离开县城回老家平安镇去。赶慢赶只有九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