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议楚
作者:腊月青梅子      更新:2022-07-15 09:49      字数:2062
  “听说芈戎是来看望他姐姐芈氏的?”秦王荡看着公子稷笑着道。
  “舅舅是这么说的。但是,据臣弟所知,却是楚王后在公子子兰死后,忧思成疾,而且听说公主心有不快,故而舅舅奉楚王之命,特来看望公主的,希望能用公主的近况解解王后忧愁。只是因为秦楚两国正在交战,故而舅舅这才以看望母亲的名义前来咸阳。”
  秦王荡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亲自为公子稷满上酒杯,叹道:“上次寡人杀掉公子子兰,却是令你们夫妇关系颇为紧张,这却是寡人的不是了。”
  公子稷闻言,将刚刚满上的酒杯放下,摇头叹道:“这与大王何干,臣弟身为秦国公子,自然是要为秦国考虑,以楚国当时的情况,自然是杀掉公子子兰,以激怒楚王大肆残杀大臣,好让楚国陷入内乱。
  故而上书建议大王杀掉公子子兰,这正是臣弟的本分。至于公主···她嫁到秦国来,那就是我秦国的人,纵使因为哥哥被杀而心有不快,却也没有与臣弟闹矛盾。”
  说着,公子稷露出一丝愧意,请罪道:“可惜了,臣弟筹措失当,本以为杀掉公子子兰后,会让楚王失去理智,大肆杀戮群臣的。结果,不想楚王非常人,紧紧只是杀了那些起了二心的封君本人,并没有牵连到他们全族。
  并且,也因为我秦国处死公子子兰一事,从而导致楚王对我秦国怀恨在心。以致于楚王不顾国中动荡不安之时,就大举插手我秦国内乱,险些造成南郑失守。”
  说着,公子稷立即离席拜道:“大王,臣有罪!”
  秦王荡见状,立即起身将扶起公子稷:“王弟何罪之有,当时的情况来看,杀掉公子子兰,才是对我秦国的最好的选择。”
  说着,秦王荡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当初楚国发生动乱之时,王弟在郢都亲眼目睹的事情的经过,不知王弟以为,楚国贵族是否心中对楚王不满。”
  公子稷想了想,摇头道:“恐怕很难,当初屈原将那些封君私通子兰的罪证公开,在场的封君们面对证据确凿,全都没有否认,而是直接跪在楚宫外请罪。大战期间,私通敌国,这可是死罪,以罪杀人,杀人虽众,但却不会招致祸患。
  正如臣弟在郢都所见,即便羕陵君直接跪死在楚宫外,也没有任何大臣去向楚王求情,也没有任何大臣为羕陵君之死感到可惜哀悼,即便其后楚王将参与此事的封君全都赐死,其他的大臣与封君最多就是担心杀人太重,会造成人才空缺,国力衰弱。但是却没有大臣指责楚王错了。
  而且,其后楚王废世子,另择贤良继承封地封号。这些新即位的封君,为楚王所立,驺然即位,地位不稳,巴结奉承楚王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想着叛乱呢。”
  秦王荡闻言点了点头,接着想起从楚国传来的情报,不禁感叹道:“正是如此啊,寡人从楚地得到的消息,这次楚国江汉的封君一得到楚王的诏令,便立即尽起地方精锐为楚王征战,丝毫不敢怠慢。
  由此可见,不久前楚王虽然大行杀戮,但是楚国之中却没有君臣离心,相反,楚王对楚国各地的控制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说到这,秦王荡皱了皱眉:“世人皆知,楚国土地广阔,带甲之士百万,军阵严整,行动异常迅捷,号为卒飘如风。
  但是,楚国的缺陷也很明显,国中封君众多,楚王难以节制,各地与郢都号令不一,政令十分紊乱。而且百姓不是在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就是被封君所驱使,常年无歇,疲惫不堪。
  所以,世人皆知,对付楚国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不跟他决战,主力与其对持,然后派出偏师对楚国各地骚扰一段时间,然后楚国的封君就会担心封地,百姓就会担心家人,如此,楚军各部就会离心,到时自可一战而胜。
  但现在,楚王杀掉了一大群封君,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并且向各地派出县丞县尉令尹,楚王威势大增。如此,楚国政令紊乱的状况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寡人担心,等楚王真的肃清楚国的内政,那时,楚国就难对付了。”
  此时,公子稷接着道:“大王,不仅如此,楚国百姓虽然在贵族的严格控制下变得性情柔弱,但是,楚国地处南方,蛮人众多,性烈如火,崇尚复仇。楚国刚刚才经历了各国的围攻,此时此刻,极易被人煽动向各国复仇。
  而且,臣弟听说,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楚国就算政令紊乱,但是,每次向各国复仇之时,却总能团结一致。”
  秦王荡一怔,微微颔首,然后看着公子稷笑道:“王弟,你我兄弟难得独聚,这些事不谈也罢!”
  说着,再次给公子稷酒杯满上。
  就在秦王荡与公子稷开怀畅饮的时候,前来调停的韩珉却到了樗里疾的府外。
  此刻,韩珉站在樗里疾的府外不禁长长一叹,本来,按照公仲侈的计划,这次韩国出兵伐秦是要将秦楚两国全都算计进去,让两国两败俱伤的。
  但是,谁能想到,两国的决战还没有开打,楚国就让韩国出面调停了呢。
  万幸,韩国虽然兵临函谷关外,做好了攻城准备,但终究还是没有强攻函谷关,还没有彻底与秦国撕破脸。
  否则,现在他就不是来调停,而是来求和了。
  不过,韩国虽然没真的打,但是韩国弱小,不能同楚国相提并论。楚国可以拍屁股走人,但是韩国不行,韩国还得稳住秦国,免得秦国事后不敢报复楚国,而将怒气往韩国身上发泄。
  而韩国稳住秦国的关键,就在秦国右丞相樗里疾身上。
  如果说甘茂这个楚国人身上带着浓厚的楚国背景,那么樗里疾则天然带着韩国背景,樗里疾的母亲正是韩国贵女。
  想着韩王的嘱托,韩珉立即向前道:“劳烦左右通报一声,韩国使者韩珉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