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会得到什么工作(第五更)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2021-02-06 19:30      字数:2144
  焦黄中的名次不是很好,虽是二甲,按理来说,资历是不够足的,可是戴大宾直接这样问,这是摆明着说,你焦黄中有个内老的爹,想必一定是庶吉士吧。
  而偏偏焦黄中还真特么的是庶吉士,这当然是内定好了的,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可是你为何说出来?
  一旁的榜眼朱韬却是不露声色,只是含蓄一笑。
  焦黄中只好不置可否的道“噢,承蒙郎中垂青。”
  戴大宾便抿嘴笑了笑,反而看向叶春秋道“春秋,你爹怕是观政士。”
  呃
  有特么的乌鸦嘴的意思在,叶春秋很想揍他。
  不过叶春秋明白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说,焦黄中能成为庶吉士是因为有个内学士做爹,而你叶春秋的爹却是无权无势,他的名次和焦黄中差不多,不是观政士是什么?
  焦黄中便不敢做声了,有心虚。
  叶春秋却是呵呵一笑道“现在还不确定呢,或许我爹来了气运也未可知。”
  又有几个人进士垂头丧气的进来,戴大宾便又露出意味深长的样子,令焦黄中更加恼火。
  这让叶春秋对戴大宾有了好感,这个家伙虽然心直口快一些,不过似乎一丁都不怕焦黄中,胆子很大嘛,莫非也有后台,或者是邓大人那样的猛人?
  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叶景才来,他面带微笑,徐步进来的时候,叶春秋忙是起身,道“爹”
  叶景笑了笑“户部观政,倒不算差。”
  戴大宾便在一旁挤眉弄眼,颇有些得意,仿佛在说,我就说了必定是观政士。
  叶春秋有些遗憾,反而是叶景笑吟吟的道“我本不是庶吉士的材料,真要进了翰林,反而不好,能去户部观政,学习一下经济之道,也是好事,春秋,恭喜你。”
  叶春秋抿嘴一笑,此时厅中热闹起来,许多都是彼此恭喜的声音,叶春秋自然收获最多,时候不早,大家各自挥手告别,叶春秋和叶景二人出了吏部,外头早有雇来的凉轿等了,新官上任,叶春秋捧着麒麟服,将印绶悬挂在自己的腰间,心里不禁也有些感动,真不容易啊,一场又一场的科考,而今,总算是功德圆满,从今日开始,自己就真正的是官了,这天底下,再没有这个职业更吸引人,万般皆下品,终究不是因为读书高,而是做了官才能高高在上,才能跻身入掌握权力的群体。
  首着一步步走来的过往,叶春秋心里感触良多。
  天气炎炎,即便是在凉轿里也觉得闷热,叶春秋浑身是汗,躺在轿中小憩片刻,等到客栈,舅父孙琦早已备了酒席,只等两个新官上桌,同来的,还有几个同乡,大家围成一桌,虽然许多人素未蒙面,可是听到这亲切的乡音,叶春秋心中也甚是火热起来,几杯酒下肚,便沉醉在这欢声笑语之中。
  次日一觉醒来,叶春秋先是练剑,他慢慢开始熟悉起破
  虏剑来,这剑实在轻盈,握在手里,感受不到太多的分量,开始还有一些不习惯,可是真正习惯起来,却有一种人剑合一的感觉,就仿佛双方彼此结合一起,不分彼此。
  叶春秋所选的剑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套古剑术,具体出处甚是不详,不过叶春秋眼光老辣,却觉得这剑术与众不同,开始尝试练习的时候,竟感觉异常的吃力,因为明明身体无法协调刺出的一剑,在这剑法之中却着重强调,叶春秋好几次都难以刺出,因为人的身体本有局限,于是不得不费尽功夫,一去尝试,一剑刺出的时候,整个人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感觉身体已经虚脱了一般,可是细细体会,却突然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嗯倒和后世的瑜伽有些像,做出人体根本难以适应的动作,可是做出之后,肌肉酸痛,骨骼也是咯咯作响,剑刺出时,几乎没有威力,因为每一剑刺出太难,叶春秋几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完成。而完成之后,肌肉松弛下来,却猛地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就好像卸下千斤重担一样。
  叶春秋继续尝试,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动作还是熟稔了一些,不过那种肌肉酸痛和骨骼微微轻响的声音依旧。
  真不容易啊。
  叶春秋是个执着的人,否则明明有光脑在身,也不会强迫自己每日早起练剑,每日逼迫自己读书写字,他继续练习,直到整个人几乎虚脱,已是气喘吁吁,整个人几乎要崩溃。
  呼
  他长出一口气,一看天色,已是不早,今儿要去翰林卯,却不知自己这翰林编撰,到底会得到什么工作不会是修史吧,又或者是待诏?
  心里隐隐有些期待,忙是收了剑,洗浴一番,而后穿上了麒麟服,告别了准备去户部的父亲,急匆匆地出发。
  叶景在后叫他“你舅父给你雇了轿子。”
  叶春秋却是脚步如风“不必,这儿距离翰林不过一千步,儿子走一走就好。”
  坐轿太软绵绵了,摇摇晃晃的,叶春秋其实一直都不太习惯,他喜欢清晨时步行,呼吸着新鲜空气,穿梭过清冷的街巷。
  这一距离,对于叶春秋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很快便抵达了翰林院。
  翰林院与宫城距离不远,是一处占地数百亩的建筑群,整个翰林院围墙极高,门口甚至有亲军把守,这儿乃是整个大明的中枢,地位崇高,足以称得上是圣地。
  翰林院的职责有三种,一种是编撰修史,这个职责自然是不必说的,东方本就有崇祖的文化特征,历代的王朝对于修史格外看重。而所谓的编撰,即是收集书籍进行重新的校对和编写,某种程度,翰林院乃是当今世上最大的图书馆,藏书无数,浩瀚如海。
  新晋的翰林官在此磨砺,便是朝廷希望通过编撰书册和修史来加深这些未来的精英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所谓读史明智是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