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章 植树造林
作者:第十个名字      更新:2021-02-06 20:31      字数:3305
  满山的枯黄种透出了一点儿粉白色,那是山桃花的花蕾,它们正在含苞待放,一旦有几个连续的大晴天,阳光的直射再强烈一些,这些小花儿们就会在某天突然绽放,让满山满眼都是它们的身影。=顶=点=小-说 .xstxt.org不过这只是山的阳面,如果你转到阴面去,那里就是另一个世界,前两个月下的积雪还没融化,又冷又硬的北风吹得石头都快裂开了,这里没有花儿,也没有花蕾,只有冰雪。
  北方山区的春天就是这个德性,非常的势力眼,谁冲着太阳谁就灿烂,谁在山坡北面,谁就得自认倒霉,足足要比南坡晚一个月才能迎来和煦的春风,所以尽管都是石头山,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就决定了生存方式的不同,强求不来的。
  洪涛此时就和小舅舅一起站在那座破庙旁边,看着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在用仪器进行测量,而小庙周围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布满了几百个年轻人,在他们的中间,还穿插着一些穿着补丁衣裤的当地农民。这些农民正在手把手的教这些年轻人如何挖坑、如何盖土、如何浇水,他们的身边,放着一捆一捆的树苗。
  “你就缺德吧,用你们学校里的学生,帮你自己家的荒山种树!”小舅舅看着那些被山风吹得哆哆嗦嗦的学生,一语就道出了真谛。
  “下周157中和53中的学生也来,到时候还得你跟着,没事。我陪你,仗义吧!”洪涛端着一个木板,上面夹着一张纸。名义上是工程队借他来帮着记录测量数据,其实就是红果果的偷懒,否则他就得跟着一起去种树。
  “我又不用干活儿,来就来呗,还当玩了呢,对了,下周把你相机带着啊。我看这个山上的桃花快开了,你没听那个麦子队长说嘛,这里一年四季就春天漂亮。满山都是桃花。”小舅舅的心思根本就没在种树上,更没在那所破庙上,在他看来,洪涛这全是瞎折腾。还不如和高燕爬爬山、照照相呢。
  “嗯。确实是美啊,过几年,等我这些树长大,就更美啦……”洪涛想象了一下几年后的情景,很是自豪的样子。
  “你让我大姐夫给你买的这都是啥树苗啊?我听老乡说这都不是正经树,长一百年也长不成材,你干嘛不种点好树?”小舅舅踢了一脚地上的一捆子树苗,表情很是不屑。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专门去大学里问过人家教授,人家说了。就这个山桃树和山杏树最抗旱、抗寒了,还耐贫瘠,你看山坡上石头缝里长的,全都是这个玩意,等它们长大了,不光开花好看,还有野山杏吃。正经树苗我也买了,不过数量不多,就种在小庙周围这一片就可以了,种太多了容易招祸,这个你不懂。”洪涛确实是让父亲给他找了几位大学教授,请教过如何在贫瘠的山区植树造林的问题。
  教授们一共给他推荐了四种树种,其中油松和侧柏都是常绿高大乔木,而山桃树和山杏树则是低矮落叶乔木。前两种树既可以绿化荒山,又可以育树成材,有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后两种树也可以绿化荒山,但是成不了什么材料,结的山桃也好、山杏也好,吃是能吃,但是谈不上效益。
  效益嘛,洪涛并不看重,越是有效益的玩意他越不愿意种。如果到了十年之后,这片荒山被他给绿化好了,树苗也都长起来了,哪位路过的大爷、太子党、二代们一看,呦,这里挺好啊,郁郁葱葱的,来吧,转让给我吧,我也不亏了你,就按照十年前的价格给你!你说你咋办?
  所以啊,洪涛决定还是种这些低矮乔木吧,顶多就是春天开开花,到了夏天和满山荆棘是一个德性,到了冬天哗啦啦树叶子一掉,还是一片荒山,就留着山头上那一小片树林,估计那些大脑袋再不开眼,也看不上这种地方,安全第一嘛。
  至于种树的那些同学,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是洪涛出的坏主意,他们也不清楚这里是洪涛家承包的荒山,这都是大姨夫去和学校方面谈的,反正到了每年的春天,学生们都得出来响应一下植树节,到哪儿种不是种啊,来这里还有免费的大客车可以坐,学校连雇车钱都省了。
  而且洪涛中学里的校长还比较博爱,这种好事儿不能光自己一个学校偷偷享受啊,兄弟学校也得照顾照顾。所以从三月初到四月底,几乎每个礼拜都有一所中学的几百名学生前来义务劳动,就算每人挖三个坑、种三棵树苗,那也是上万棵树苗种下去了
  ,按照一亩一百棵的密度,一百亩山地就算种完了。
  其实种树的主力并不是这些学生,荒山植树造林,是享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的,比如小额无息贷款、每亩地的树苗或者现金补助等等。由于这里还是国家规划的重点三北防护林地区,又是京城北面最后的一道屏障,所以每亩地享受的的补贴还要比别的地方高2块钱,到指定的苗圃去购买树苗都要便宜很多。
  这些补贴和贷款的权利,洪涛一分钱都没要,全给村里了,唯一的条件就是每年农闲的时候,村里出人帮助他种种树苗、巡巡山。一年也不用多种,二百亩就ok,这对一个村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别看这些学生刨个坑种棵树这么费劲,一个村民们一小时,就顶三五个学生一天的劳动量,质量还更好。
  不管是种麦子队长还是那位村支书,对于洪涛这个要求无不全力支持,在他们看来,种几棵树苗就能换来国家补贴和无息贷款,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个年代的农民负担还很重,种地的收入并不高,所以洪涛又当了一回大善人!
  至于这些树苗到底能成活多少,洪涛觉得只要能留下三成就可以,反倒是种麦子队长比较乐观一些,她估计能存活七成,因为洪涛种的这些玩意本来就是山上长的,它们怕涝不怕旱,只要今年夏天没阴雨连绵,它们就不会损失太大。
  除了种树之外,还有这个小庙的修缮问题,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这座小庙干脆还是别修缮了,直接清理干净之后重新建吧。对于这个问题,洪涛没意见,只是强调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别建得太好,外观上越不起眼越好,最好连红墙都别刷,大概有个庙的意思就成了,至于大殿里到底放个什么佛爷,洪涛的回答就是越便宜越好。
  关键问题不是庙,而是庙的后院,在这里要盖上几间房子,外貌一定得挫,内装修一定要好、要舒服。屋里盘上炕,最好还有火墙,院里再打上一眼井,再弄台发电机,种上两颗柿子树啥的。院墙后面,就是掩蔽在青松之间的墓地了,不过现在还没青松,也没墓地,只有那二爷他老爹、媳妇、儿子儿媳的那三个小土包,一切都还在图纸上。
  这边的荒山小庙还没弄利落,大姨夫手下的那个专门承接古建筑的王队长又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他那座小院彻底装修完了,让他那天有空,亲自去验收一下。
  无鞋斋!水晶宫!温室!
  这是洪涛给自己这个小院起的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表达的是院子的内涵,因为满地铺的都是宝石嘛。不过目前院子里啥都没有,就是一片刚铺完的草地,然后中间一个十字形的青砖步道,分开一院子的绿草,把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的房间连通在一起。
  第二个名字是形容这座院子的外观,高高的院墙上面,不再是空旷的,而是接着长出来一层透明的玻璃,用合金框架牢牢的固定在墙头、屋顶上,随着建筑物的高低起伏而蜿蜒,严丝合缝的把整座院子都罩在一个大玻璃罩子下面,用水晶宫这个词儿来形容,真的挺恰当。
  在这个大玻璃罩子上一南一北还有两组排风扇,通过这两组六个排风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整座院子里的空气都更换一遍,南侧一组三个风扇就是进气口,北面的一组三个风扇则是排气扇。其实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在院子中间的那根金属立柱上,还有一个螺旋状的扶梯,一直通向了玻璃屋顶。
  如果从这里上去,就能进入玻璃屋顶之上,这里有一个十平米左右的玻璃平台是加了扶手的。按照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这里可以承载八百公斤的重量,这也是为什么要在院子中间竖一根电线杆子般粗壮的金属立柱的原因,如果不需要这个玻璃平台的话,院子里就没必要多一根柱子,不过最后洪涛还是选择留下了这个平台。
  第三个名字是形容这个院子的功效,如此大的一个玻璃罩,而且还是严丝合缝的扣在院子上方,虽然说达不到完全密封的状态,但是如果失去那两组送风、排风的风扇,那院子里可就难受了。即使在晴朗的冬天,这里的温度也是相当高的,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座质量更好的大玻璃暖房,那些中间夹着透明胶的厚玻璃,可以让太阳光的热辐射高效率的覆盖院子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再忠实的阻挡罩内的温度流失,如果再装上一些人工喷淋设备,这里很快就能变成一座热带雨林温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