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作者:未知      更新:2021-12-23 20:41      字数:14424
  冥想的目标不只是暂时缓解紧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使个体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觉和思维从自发的已学会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有规律地进行冥想可导致可测量的智力和认知c作上的增进。
  4、幻觉
  个体的意识会发生歪曲,也就是看到或听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幻觉(hallucinations)是在并没有物理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活灵活现的知觉,它们是个体改变现实的一种心理建构。个体体验,并不与情境中的其他个体分享。
  幻觉通常是由高度的唤醒、强烈需要的状态或无法抑制有威胁性的念头共同作用的产物。幻觉也经常会由精神促动药物所引起,如麦角酰二乙基酸胺(lsd)和仙人球毒碱(peyote);以及严重的酗酒者戒酒时(称为震颠性谵妄)。
  5、宗教狂热
  冥想、祈祷、禁食和精神交流都可以归结为强烈的宗教体验。它以一种惟一感和对真实而鲜活体验的事件的讲述,以及整体经验的本质用通常的语言难以言表为特征。
  6、改变心理的药物
  一氧化二氮、酶斯卡灵(一种致幻剂)
  (1)依赖和成瘾
  精神促动药物(psychoactive drugs)是通过暂时改变对现实的意识觉知来影响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化学物质。
  耐受性(tolerance)——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更大的剂量。
  生理依赖(physiological dependence),身体变得对物质适应与依赖的过程,部分是因为神经递质由于药物的频繁出现而被耗竭。
  耐受性和依赖的悲剧后果是成瘾(addiction);一个成瘾的人身体中需要药物并会在药物不出现时忍受痛苦的戒断症状。
  当个体发现如此渴望使用药物,或使用药物令人欣快以致出现渴求,那么不管成瘾与否,这种情况都被称为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精神促动药物的种类
  迷幻剂是仙人球毒碱,l盖茹素(取自一种墨西哥蘑菇)、麦角酰二乙基酸胺(lsd),和苯环乙哌啶(pcp)即天使粉(产生分离反应,对疼痛敏感、混乱,与周围世界感到分离)
  迷幻剂是在化学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特定受体位置对脑起作用。
  大麻,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小剂量欣快,大剂量产生幻觉反应。
  鸦片,像海洛因和吗啡,抑制身体的敏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镇静剂包括巴比妥酸盐和酒精,抑制或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导,促进突触使用神经递质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通讯。常用镇定剂如安定和仙那克斯。
  另一种酒醉引起事故的方式是使眼睛的瞳孔放大而导致夜视出现问题。当血y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5%,就会因为思维、记忆、判断以及情绪不稳定和运动调节丧失等问题而造成不良结果。
  喝酒的频率和量干扰了工作表现,损害了社会和家庭关系,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时,就可以诊断为酒精中毒。
  兴奋剂,安非他明和可卡因,通过增加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这些神经递持的水平而起作用。
  兴奋剂三种主要的效果:增加自信,精力旺盛而亢奋,心境改变趋向欣快。
  重度使用者体验吓人的幻觉并出现其他人要出来伤害他们的信念,妄想错觉(paranoid delusions)
  兴奋剂特殊危险是使个体在欣快和抑郁的两极摇摆。
  咖啡因和尼古丁也属于兴奋剂。
  第七章  学习和行为分析
  条件作用(conditioning):事件与行为相互联系起来的方式。每一种条件作用都代表着有机体获得和使用其环境结构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式。
  一、 学习研究
  1、什么是学习
  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从你c作的进步中显而易见。
  学习—表现差异(learning…performance distinction)——你学到的和你在外显行为中表达出来或做出来之间的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体验包括吸收信息和做出反应来影响环境。学习包含记忆影响的反应。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2、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还将心理学的首要目标定义为“预测和控制行为”。
  斯金纳(skinner;1904…1990):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进化为每一物种都提供了一个行为库。《超越自由和尊严》:所有超出行为库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简单的。
  斯金纳:心理活动并不能产生行为。相反,它们都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样本。动物的行为可以完全通过环境事件得到解释——食物剥夺和运用食物进行强化。你不必理解任何有关其内部的心理状态——你只需要能让鸟儿在行为与奖赏之间形成联结的简单学习原则就可以了。
  行为分析(behior analysis):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行为分析家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扩展而得到理解。其任务是去发现在具有可比性的情景下,所有动物物种包括人类,共同出现的学习的普遍规则。
  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
  1、巴甫洛夫的意外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的核心是反s性反应。反s(reflex)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它是由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地。任何能够自然诱发反s性行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 ucs),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 ucr)。
  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 cs),因为它诱发ucr行为的力量是以它与ucs的联系为条件的。经过几次匹配之后,cs所引发出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 cr)。
  2、条件作用的过程
  习得(acquisition),即cr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延迟条件作用,cs先出现并至少要持续到ucs的呈现。
  在痕迹条件作用中,cs在ucs呈现之前即结束或被取消了。痕迹指的是有机体对ucs出现时已经不再呈现的cs的记忆。
  在同时性条件作用中,cs和ucs是同时呈现的。
  在倒摄条件作用情形下,cs出现在ucs之后。
  通常,条件作用在cs和ucs之间间隔很短的延迟条件作用模式下最有效。不过,产生最佳条件作用的cs和ucs之间准确的时间间隔依赖于几个因素,包括cs的强度和被条件化的反应。
  同时性条件作用的效果通常都很差,而倒摄条件作用则更差。
  当cs(例如,声音)不再预示cs(食物)时,cr(唾y分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不再出现;消退过程(extinction)就发生了。经过一段休息或暂停后,无须再与ucs匹配,cr即可突然重现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节省(sings)学习的一个例子:再次习得某一反应比初次习得该反应时所需的时间要少。
  (1)刺激泛化
  通常,一旦cr被一个特定的cs条件化了,与cs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cr。这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匹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当对一系列在某一维度上差异逐渐增加的刺激所诱发的反应强度进行测量时,我们发现了泛化梯度。
  泛化梯度的存在表明了经典条件作用在日常经验中的作用方式。刺激泛化通过最初特定经验拓展学习范围,从而建立相似的安全因素。借助这一特性,新的可比事件可以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意义或行为价值。
  (2)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tion)就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有机体欲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就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经典条件作用提供了一种允许生物体对其环境结构做出有效反应的机制。
  3、聚焦习得
  (1)相倚:罗伯特?雷斯科拉,为使经典条件作用能够发生,除了cs与ucs相接近——出现的时间靠近以外,cs还必须可靠地预期ucs的出现。
  (2)信息性
  里昂?卡明,cs还必须具有信息性。
  ucs的先前经验而使被试用第一个cs来降低第二个cs的信息性的能力,称做阻断(blocking)。
  中性刺激仅仅当它既有相倚性,又有信息性时,才能成为有效的cs。
  4、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1) 情绪和偏好
  恐惧条件作用。
  (2)了解药物成瘾者的成因
  巴甫洛夫(1927)和贝可夫指出,当个体预期到鸦片的药理学作用时,他对鸦片的耐药性就会提高。
  西格尔:毒品的使用情境作为条件刺激物存在,个体通过阻止药物的常规效应而学会了保护自己。
  机体对药物的对抗反应是无条件反应(ucr)。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补偿反应就变成了条件反应。换言之,在与使用药物通常相联系的情境(cs)中,机体会对药物的预期效应做出生理准备(cr)。由于在那种情境下,有机体必须消耗一定量的药物克服补偿反应,才会开始出现“正”效应,因而抗药力便提高了。
  (3)利用经典条件作用
  学习过程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罗伯特?阿德:习得联结本身就足以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实验组老鼠更易受到多种疾病的攻击。学习效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在后来的研究中,一些老鼠仅仅是喝了糖精溶y便死掉了。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经典条件作用可以用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发现一些技术,利用条件反s来替代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服药真实的常现仪式可以作为cs,所以当它开始预言ucs——药物时——其行动本身即可诱发降低血压的反应。这样,安慰剂——无须给予有效物质便能再现服药仪式化情形——即能诱发有益的机体反应。
  三、 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1、效果律
  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
  s—r,联结学习是随着动物通过盲目的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以一种机械的方式逐渐自动产生的。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桑代克将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效果律(laweffect):跟随着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而跟随着不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2、行为的实验分析
  斯金纳:c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c作性行为(operant)指的是任何有机体自发的,而不是由特定刺激诱发的,能够按照它作用于环境可观察的结果来描述它的特点的行为。
  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c纵它们对环境作用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少。c作性条件作用,作为行为产生的环境结果的函数,就可以矫正不同类型的c作性行为概率。在许多c作性行为实验中,测量的兴趣是动物在一段时间里能表现出多少次特定的行为。
  3、强化相依
  强化相倚(reinforcement contingency)是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1)阳性和y性强化物
  强化物(reinforcer)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y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阳性强化和y性强化都能增强在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y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若将强化消除,c作性消退(operant extinction)就会出现。因而,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结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c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2)阳性和y性惩罚
  惩罚物(punisher)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以后发生的概率。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去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y性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
  (3)辨别刺激与泛化
  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辨别性刺激(discriminative stimuli)——通过强化或惩罚相结合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
  斯金纳将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这一序列称为三项相倚(three…term contingency)。
  辨别性刺激出现时c纵行为的结果,可以对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去。
  4、强化物的特性
  (1)条件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s)比如食物和水,其强化特性是由于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其他的中性刺激渐渐与初级强化物联合在一起,作为条件性强化物(conditioned reinforcers)而对c作性反应起作用。条件性强化物可以充当强化本身的目标。
  教师发现条件性强化物比初级强化物更有效且更晚于使用。
  在课堂情境中,可供使用的初级强化物非常少,而被教师所控制的任何刺激事件几乎都可以被用作条件性强化物;
  条件性强化物可以快速发放;
  条件性强化物可以随身携带;
  条件性强化物的强化效果可以更及时地看到,因为它仅依赖于接受强化物的知觉,而不是像初级强化物那样,依赖于生物学过程。
  (2)搞概率活动作为阳性强化物
  普雷马克原则(premack principle)是指,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强化物可以是有机体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事件或活动。
  5、强化程序表(schedulesreinforcement)
  在现实生活或实验室里,强化物可以按照比率程序表——经过一定次数的反应,或者间隔程序表——第一次反应后经过一个指定的时间间隔,来实施。
  每种情况下,既可以有不变的或固定的强化模式,也可以有不规则的或可变的(variable)强化模式,它们构成了强化程序表的四种主要类型。
  部分强化效应(partial reinforcement effect):在部分强化程序表中获得的反应比那些在连续强化中获得的反应更能抵抗行为的消退。
  (1)固定…比率(fr)程序表(fixed…ratio schedule)
  每次反应后都伴有强化时,我们称这种程序表为fr…1程序表。
  很多售货员都是由fr程序表强化的:他们必须卖出一定数量的货物,才能得到报酬。
  (2)可变…比率(vr)程序表(variable…ratio schedule)
  在可变—比率程序表,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可弯…比率程序表产生的反应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尤其是当vr值较大的时候。
  赌博似乎就是受vr程序表控制的。
  (3)固定—间隔(fi)程序表(fixed…interual schedule)
  固定—间隔程序表中,强化物是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某反应时出现。
  f1程序表中的反应速率表现为扇形模式。随着回报时间的临近,动物的反应越来越多。按月支付薪水即是将你置于fi程序表中。
  (4)可变—间隔(vi)程序表(variable…interual schedule)
  在可变—间隔程序表中,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产生中等的但却很稳定的反应速率。
  课上常有临时的、不规则的突然测验。
  6、行为塑造
  连续接近塑造法(essive approximations),对任何连续接近并最终与预期反应相匹配的行为进行强化。
  要让塑造法起作用,你必须定义向着目标行为前进的各个行为成分,并运用差别强化来推进这一过程的每一步。
  四、生物学与学习
  学习的生物制约性
  (biological constraintslearning)指的是物种的遗传天赋所带来的学习上的任何限制。这些约束可以是动物的感觉、行为和认知能力。
  1、本能漂移
  凯勒?不里兰和马瑞恩?不里兰(keller breland and marion breland)
  即使动物学会了进行完美的c作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漂移”。他们称这种倾向为本能漂移(instinctual drift)。
  并非学习的所有方面都受实验者的强化物控制。作为动物在环境中正常的、遗传编排中的反应,行为或者更易被改变,或者更难被改变。当目标反应与生物相关因素相一致时,反s作用就会非常有效。
  2、味觉—厌恶学习(taste…ersion learning)
  味觉厌恶仅仅通过cs与其后果的一次匹配即可形成。
  一些条件反s的实例,不仅依赖刺激与行为间的关系,而且依赖由遗传预先安排的有机体对待环境刺激的方式。
  五、学习的认知影响
  1、动物认知
  (1)认知地图
  爱德华?托尔曼开创了学习认知过程的研究先河。
  先前曾走过迷津的老鼠拥有对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迷津整体布局的表征做反应,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盲目地探索迷津的各个不同部分。表明:条件反s不仅涉及刺激情境之间或反应与强化物之间形成简单的联结,它包含着对全部行为背景的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与表征。
  空间认知地图的功能:
  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认知和识别环境特征。
  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发现环境中重要的目标物。
  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设计他们在环境中的旅行路线。
  (2)概念性行为
  泛化的根基是由新获得的概念结构而引起的认知相似性。
  鸽子能获得相同和不同的抽象概念。
  2、观察学习
  个体,仅仅是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做出类似行为,或者抑制该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认知通常以期待的方式进入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并非人类所特有。
  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下列情况下,所观察到的榜样行为最具影响力:
  观察到榜样的行为得到了强化的结果。
  榜样被看成是正面的、令人喜爱和尊敬的。
  榜样和观察者的相貌及特点具有可知觉的相似性。
  观察者因注意榜样的行为而得到了奖赏。
  榜样的行为可以看到并且很突出——榜样作为清晰的形象,从与其相竞争的人物背景中显现出来。
  榜样的行为是在观察者所能模仿的能力范围内。
  脱敏,一种在看到暴力行为时情绪唤起和悲痛水平的降低。
  对观察学习的分析,一方面证实了强化原则影响行为,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人类有能力运用认知过程,借助替代奖赏和替代惩罚来改变行为。
  第八章  记忆
  一、 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ry)定义为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也可以描述为一种信息加工。
  1、艾宾豪斯定义的记忆
  艾宾浩斯通过考察重学最初的音节序列需要的学习遍数来测量他的记忆(节省法)。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他发现了记忆的最初迅速遗忘,跟随着是逐渐下降的遗忘率。
  2、记忆的类型
  记忆的外显作用(explicit usesmemory)和记忆的内隐作用(implicit usesmemory)
  内隐的——信息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获得;外显的——你做了有意识的努力去恢复信息。
  事实和事件的回忆,这被称做记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关于怎样去做某些事的记忆,这就称做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程序性记忆是指你记得做事的方法。它被用于获得、保持和使用知觉的、认知的和运动的技能。程序性记忆理论大部分通常关注的是学习的时间进程。
  拨这个号码的次数足够多时,你就开始把它作为一个单元了——一种在键盘上的敏捷的行为序列。这一工作过程被称做知识编辑(anderson)。作为不断练习的结果,你可以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执行更长的行为序列。但是你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编辑单元的内容:知识编辑会使得与他人分享你的程序性知识变得困难。
  2、记忆过程概述
  编码(encoding)是指信息的最初加工,从而导致记忆中的表征。存储(storage)是指被编码材料随时间的保持。提取(retrieval)是指被存储信息在随后某一时间的恢复。
  二、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每一种感觉记忆都会将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的精确表征保持几秒钟或更短的时间。
  1、映像记忆(iconic memory)
  将视觉领域的感觉记忆命名为映像记忆。映像记忆(iconic memory)使得大量信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被存储,持续大约半秒钟。
  gee sperling:在全部报告程序中,他们要努力回忆尽可能多的项目。
  部分报告程序,要求他们只报告一行而不是整个列阵的内容。
  “照片式记忆”是异常清楚表象:体验异常清晰表象的人们能够回忆一幅图画的细节,持续时间远比映像记忆要长,就好像他们还在看着这幅照片。
  2、回声记忆(echoic memory)
  声音的感觉记忆被称作回声记忆(echoic memory)。
  回声记忆比映像记忆持续的时间长,大概5…10秒钟。
  回声记忆依赖于你怎样组织听觉经验
  感觉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们很容易被新的信息所替代。
  感觉记忆的特性符合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际情况。你在不断地体验着新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这些新的信息也必须得到加工。感觉记忆的持续时间足以使你对世界有一种连续感,但它的强度还不足以干扰新的感觉印象。
  三、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short…torm memory; stm):将认知资源集中于一小部分心理表征的内在机制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是你用于完成诸如推理和语言理解等任务的记忆资源。
  1、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
  短时记忆的主要特点是:它是大量可能成为意识焦点的信息的即时结果。
  对于7个项目(大约)(米勒提出,gee miller)的记忆广度stm的纯粹贡献只有2到4个。
  2、适应短时记忆容量
  stm中的信息编码能通过复述和组块得到提高。其次,stm的信息提取非常迅速。
  (1)组块
  组块(chunking)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anderson,1996)。块可以是单一的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他项目,或者甚至是一组单词或一个完整的句子。组块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间记忆的信息将它们组成一些更大的模块(baddeley)。
  将新刺激与长时记忆中的规则、意义或编码相联系,你可以以一种节奏模式或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组织。
  (2)stm的提取
  斯腾伯格(saui sternberg),信息是以极快的速度处于短时记忆过程中的,stm中提取信息被证实是非常高效的。
  短时记忆能力为同样容量和加工效率间提供了一种平衡。
  3、工作记忆
  广义上的工作记忆包括短时记忆。
  巴德利(alan baddeley)工作记忆的三个成分:
  语音环路:这一资源保持和处理基于言语的信息。语音环路和短时记忆大部分是重叠的。
  视觉空间画板:这一资源对视觉和空间信息执行着像语音环路一类的功能。
  中央执行系统:这一资源负责控制注意和协调来自语音环路及视觉空间画板的信息。
  工作记忆容量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差异通常的测量方法是工作记忆广度。
  低、中广度的阅读者利用阅读角度选择了进行详尽加工的故事信息;而高广度阅读者对与他们的角度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都能进行加工。测量工作记忆广度的实验有助于说明不同个体使用他们的记忆资源的方式。
  工作记忆帮助保持心理的现在(psychological present)。它为新的事件设置背景,并将分离的情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四、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ltm)是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事件、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仓库。长时记忆构成了每个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全部知识。
  1、背景和编码
  (1)编码特异性
  当你编码信息的情景与你试图提取它的情景很好匹配时,你的记忆能力最大。
  编码特异性(encoding specificity)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
  图尔文和汤姆森(tulving & thomson,1973)通过颠倒回忆和再认之间的关系首次证明了编码特异性的力量。
  只有两种在环境中引起注意的气味——由于新异或不相称——才会被用于编码。
  (2)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sperial position effect):假设我们要求你学习一系列无关联的单词,按顺序回忆这些单词。对头几个单词的回忆将非常好(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最后几个单词回忆的也非常好(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但序列的中间部分回忆相当差。
  背景对产生系列位置曲线形状的作用与系列中不同项目的背景区辨性(contextual distinctiveness)、你生活中的不同体验等等有关。
  最近处的铁轨在背景中最突出——即区辨性最强。当系列的开始项目被分得更开时,被试表现出对这些项目更好的记忆成绩。最后几个项目自动地具有区辨性,每次你开始记忆新东西的时候,你的行为就建立一个新背景。在那个新背景下,开始的几个体验特别具有区辨性。
  2、提取线索
  再认(recognition):认识到一个特定的刺激事件,而它是以前看到过或听到过的。
  提取线索(retieval cues)是当你搜索一个特定记忆的时候可以利用的刺激。
  记忆提取的成绩会依赖于提取线索的质量,要不更难,要不更容易。
  (1)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endel tulving,1972)首先区分了陈述性记忆的情景类型和语义类型。
  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ies)单独保存你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是类属的、范畴的记忆,就如词语和概念的含义等。
  (2)干扰
  前摄干扰:是指过去获得的信息使你获得新信息更为困难。
  倒摄干扰:是新信息的获得使你对旧信息的回忆变得更困难。
  你尝试提取一项记忆的背景,其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提取线索的来源。当编码和提取的背景不能匹配时,提取背景提供的线索不能帮助,你找到你想要的记忆。
  3、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加工水平理论(levels…of…processing theory)认为,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它存入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加工涉及越多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那么记忆效果就越好。
  (1)过程和内隐记忆
  传输适宜性加工(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当内隐编码过程与内隐提取过程间有很强的匹配时,内隐记忆通常是最稳固的。(roediger ,1989)
  评估内隐记忆的典型实验;四种内隐记忆任务:
  词片填空给被试呈现一个单词的片段,像ni or,要求他们用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单词补全词片。
  词干填空要求被试补全一个词干,像uni,用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词。
  单词辨认用一种使被试不能看清楚看到的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闪现一些字词,被试 必须设法猜测闪现的每个单词。在这种情形下,其中一个单词将会是unicorn。
  倒序词给被试呈现一个颠倒字母顺序构成的单词,像corunni,要求他们给出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回复原状的单词。
  对一个单词的内隐记忆所引起的成绩提高——单词在被试的序列中出现过时的正确率减去没出现过时的正确率,以前看过某个单词会带来优势,被称做启动(priming),因为被试对这个单词的第一次经历启动了对其后来经历的记忆。
  范畴联想,它依赖于语义或概念而不是物理匹配。
  过程匹配时启动发生:使用了一个特定类别的加工来编码信息——例如,物理的或语义的分析——那么当你提取加工使用相同类别的分析时你将最为有效的提取那一信息。
  4、改善无组织信息的记忆
  促进编码的一般策略被称为精细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精细加工材料以丰富编码,这样做的一种途径是创造一种联系使得一个联合看起来不那么随意。
  队列下一个效应:例如,当人们是队列中下一个要发言的人时,他们经常不记得正好在他前面的哪个人所说的话。
  记忆术(mnemonics)是通过与熟悉的、以前编码过的信息相联系的方法来编码一系列事实的技术。
  在地点法中,你将要记忆的项目(就像杂货单上的项目)与一个熟悉路线(例如你往返学校的路线)的各个地点联系起来。
  琴栓——单词法(peg…word method)类似于地点法,只是你要把序列中的项目与一系列线索而不是熟悉的地点相联系。
  到学习无序信息的关键在于以一种能给你自己提供有效提取线索的方式来编码信息。
  5、元记忆
  关于你的记忆是如何工作的或你如何知道你拥有什么信息——是元记忆(metamemory)问题,元记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什么时候和为什么知道感。
  关于“知道感”的研究是j。t。hart(1965)开创的。
  引起知道感的过程和如何保证他们的准确性:
  线索熟悉性假设表明人们是基于他们对提取线索的熟悉性建立知道感的。
  易接近性假设表明人们基于记忆中部分信息的可接近性,或可用性来做判断。
  在确信你知道某事时,你一般可以相信你的感觉。
  系列位置效应由每个体验(单词、事件等)相对于回忆发生背景的区辨性不同而引起。
  五、长时记忆的结构
  1、 记忆结构
  (1)归类和概念
  形成的归类或范畴的心理表征被称做概念(concepts)。每个概念都代表你体验世界的一个概括单元。
  (2)原型(prototype)
  对所有旧项目的回忆确信度是一样高的,即使它们与原型只有25%的相似性。新项目就它们与原型不同的程度而言被确认为不熟悉。最后,对原型面孔本身表现出最高水平的确信度——尽管被试以前从未看到过它
  对一个特定范畴的原型而言,你并不真正拥有一个特定的心理表征。相反地,原型是作为你的样本库的平均而出现的。你的原型就会稍作改变。
  原型也使你可以再认一些很典型的或不那么典型的范畴成员——成员与范畴原型共享的特征越式,它们可能越典型。
  (3)等级和基础水平
  概念和概念的原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通常按等级排列成有意义的组织。
  概念等级中存在着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最好地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思考,这被称为基础水平(basic level)。能够产生原型的那些外界刺激同样更容易产生基础水平的概念。
  概念是组成记忆等级结构的砖瓦。概念也是构成更复杂的心理结构的砖瓦。
  (4)图式
  图式(schemas)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图式是你对环境中某个情景经验的平均。图式和原型一样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变化,你的图式只包括了那些你十分注意的世界的细节。
  2、使用记忆结构
  应用记忆中的信息来产生——和确认——预期。
  记忆结构还影响你对人的知觉和记忆,你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将使你对这个人的人格特征或行为方式做出特定假设。
  不同语言间的刻板印象:可否使用某种语言中的有组织的概念将会决定被试的推理是否会受刻板印象的支配。
  概念和图式有时会影响记忆的准确性。
  3、作为重构过程的回忆
  重构性记忆(reconstructive memory):记一条信息时,往往不是直接记住这条信息,而是基于更概括类的存储知识来重构信息。
  重建的记忆与真实的事件不相同。
  巴特利特(《记忆:一个试验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读者再产生的故事与原著相比通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扭曲涉及下面三种重构过程:
  趋平——简化故事;
  精锐化——突出和过分强调某些细节;
  同化——将细节变得更符合被试自己的背景或知识。
  记忆的使用随目标的不同而不同:被要求准确复述的被试逐字地再现了原对话的99%,被要求使复述有趣的被试只再现了原对话的62%。
  洛夫特斯(elizabeath loftus)目击证人记忆的研究。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甚至当目击证人明显地意识到,实验者在试图误导他们时,事件后的信息还是会损害目击证人的记忆。
  六、记忆的生物学方面
  1、寻找记忆的痕迹
  拉什利(karl),在记忆的解